羟甲基甘氨酸钠

羟甲基甘氨酸钠

羟甲基甘氨酸钠
中文名:羟甲基甘氨酸钠
英文名:SODIUM HYDROXYMETHYLGLYCINATE
别名:
安全性: 5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防腐剂

成分详细分析

羟甲基甘氨酸钠 (Sodium Hydroxymethylglycinate) 全面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羟甲基甘氨酸钠 (Sodium Hydroxymethylglycinate, SHG)

  • CAS号: 70161-44-3
  • 化学式: C3H6NO3Na
  • 分子量: 127.08 g/mol

来源与生产

通过甘氨酸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羟甲基甘氨酸,再经氢氧化钠中和制得 (合成工艺参考:J. Soc. Cosmet. Chem, 1987)

  • 原料形态: 通常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浓度40-50%水溶液)
  • 关键原料: 甘氨酸(氨基酸衍生物)、甲醛(严格控制残留)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广谱防腐 释放甲醛供体,破坏微生物蛋白质交联和酶功能 ★★★★☆ (强) 0.3%浓度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均有显著抑制效果 (Int J Cosmet Sci, 2005) 0.1-0.5%
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减少氧化应激 ★★☆☆☆ (中) 体外实验显示DPPH自由基清除率约35%(1%浓度) (J Cosmet Dermatol, 2012) 0.5-1.0%
舒缓抗刺激 可能通过抑制组胺释放和炎症介质 ★☆☆☆☆ (弱)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减少IL-1α释放(浓度>0.8%),缺乏临床验证 (厂商数据) 未知
皮肤屏障修复 理论推测可能与氨基酸结构相关 ☆☆☆☆☆ (无) 无直接证据支持屏障修复功能 (注:此宣称缺乏科学文献支持) 不适用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功能角色
活性防腐剂 羟甲基甘氨酸钠本体 水溶性两性离子,pH 6-9稳定 主要抗菌成分
甲醛供体 缓慢释放的游离甲醛 释放量≈0.1%(0.3% SHG),随pH/温度升高 实际杀菌剂
副产物 甘氨酸钠、亚硝胺(痕量) 需控制亚硝胺<50ppb 潜在安全风险源

关键化学特性

  • pH敏感性: 最佳抗菌pH 5.0-8.5,酸性环境释放甲醛加速
  • 温度稳定性: ≤45℃稳定,高温加速分解
  • 配伍禁忌: 与强氧化/还原剂、高浓度蛋白反应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最佳应用: 水剂(化妆水、精华)、乳液、膏霜
  • 受限应用: 高蛋白/氨基酸配方(可能失活)、高电解质体系

增效协同组合

  • 防腐增强:
    • 苯氧乙醇(广谱协同)
    • 辛甘醇(抗真菌增效)
  • 稳定性提升:
    • EDTA二钠(螯合金属离子)
    • 双甘油(降低甲醛释放速度)

配方注意事项

需严格控制原料中仲胺含量,避免与亚硝酸盐配伍(防止亚硝胺生成)(CIR安全指南)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估: 安全浓度≤0.5%(淋洗类≤1.0%)(CIR, 2013)
  • SCCS意见: 甲醛释放量≤0.1%时安全,禁用于喷雾产品(SCCS/1576/16)

潜在风险点

  • 甲醛敏感者: 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释放量≈0.034-0.061%)
  • 亚硝胺风险: 需供应商提供≤50ppb检测报告
  • 眼刺激: 浓度>0.3%可能致眼刺激

适用人群与禁忌

  • 适用: 正常肌肤、油性肌肤(pH兼容性好)
  • 慎用: 甲醛过敏者、湿疹急性期、3岁以下儿童用品
  • 孕期风险分级: 无致畸证据,但建议优先选用非甲醛供体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宣称定位: "天然来源防腐剂"(源于甘氨酸)
  • 价格区间: 中档防腐剂($15-25/kg)
  • 应用占比: 占有机/天然认证产品防腐体系的12-18%(Ecocert数据)

消费者认知误区

  • 甲醛误解: 70%消费者不知其释放甲醛机制
  • "天然"夸大: 营销中过度强调甘氨酸来源,忽略合成过程
  • 安全困惑: 25%消费者误认为比paraben类更安全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科学共识

  • 核心价值: 高效广谱防腐剂,pH适用范围广
  • 主要局限: 甲醛释放争议,亚硝胺控制要求高
  • 功效验证: 防腐功能明确,其他功效证据薄弱

未来研究方向

  • 开发低甲醛释放衍生物(如乙酰化修饰)
  • 亚硝胺控制技术优化(新型抑制剂研究)
  • 多功效协同机制验证(尤其抗氧/舒缓方向)

应用建议

建议在pH6-8配方中作为辅助防腐剂使用(浓度≤0.3%),避免与胺类化合物配伍,并需明确标注"含甲醛释放体"。替代方案可考虑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复合体系。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