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氢角鲨烯
五氢角鲨烯

中文名:五氢角鲨烯
英文名:PENTAHYDROSQUALEN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五氢角鲨烯 (Squalane) 全面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Squalane (五氢角鲨烯)
化学名: 2,6,10,15,19,23-六甲基四二十四烷
CAS号: 111-01-3
分子式: C30H62
天然来源与生产
- 传统来源: 深海鲨鱼肝脏油 (特别是小棘鲨科物种)(来源:传统提取工艺文献)
- 现代可持续来源:
- 植物发酵:甘蔗蔗糖微生物发酵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依据:生物技术专利US20180066225A1)
- 植物提取:橄榄油、米糠油氢化衍生物
- 生产工艺: 角鲨烯(C30H50)催化氢化 → 饱和五氢角鲨烯(C30H62)
物理化学特性
- 透明无味油状液体
- 稳定性: 显著优于角鲨烯(抗氧化性提高8倍以上)(依据:J. Soc. Cosmet. Chem. 45:329-338)
- 熔点:-38°C,沸点:176°C (0.1 mmHg)
- 溶解度:不溶于水,与多数油脂/酯类互溶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屏障修复与强化 | 补充皮脂膜非极性脂质,促进板层小体分泌,增强角质层脂质排列 | 强(体外/临床) | 28天使用后TEWL降低26.7%(p<0.01),角质层完整性提升(参考:Int J Cosmet Sci. 2015;37:595) | 5-20% |
长效保湿 | 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膜,降低TEWL;增强角质层水合能力 | 强(临床) | 6小时保湿效果优于甘油,48小时持续保湿率82.3%(依据: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8;31:78) | 3-15% |
促进活性物渗透 | 改变角质层脂质流动性,降低扩散阻力 | 中等(体外) | 使亲脂性成分渗透率提升1.8-2.5倍(来源:Eur J Pharm Biopharm. 2017;116:14) | 5-10% |
抗氧化保护 | 间接作用: 维持屏障完整性,减少氧化应激源渗透 | 理论推测 | 缺乏直接清除自由基证据,屏障相关间接保护(注:机制基于屏障功能研究推论) | - |
"抗衰老"功效 | 通过改善皮肤纹理和光泽实现视觉年轻化 | 厂商宣称 | 无直接抗皱机制,改善干燥性细纹(注:此宣称缺乏胶原刺激证据)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功能意义 |
---|---|---|---|
饱和角鲨烷 | 全氢化角鲨烯异构体混合物 | 分子量422.8 g/mol,Log P≈12.3 | 主要活性成分(≥98%) |
微量杂质 | 角鲨烯(未氢化残留) | <0.5%(高纯度品) | 影响氧化稳定性 |
异构体构成 | 6种空间异构体(如旋光/非旋光型) | 旋光异构体占比>70% | 影响低温流动性及肤感 |
相关衍生物 | 植物烷(Phytosqualane) | 甘蔗/橄榄来源C30异构体 | 生物等效但分子结构存在差异 |
关键化学特性
- 分子结构: 支链C30异三十烷(6个甲基侧链)
- 与角鲨烯差异: 饱和C-C键(无双键),氧化稳定性提高
- 生物相似性: 分子结构与皮脂中角鲨烯代谢产物一致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配方应用形式
- 精华油: 作为基底油(浓度20-100%)
- 乳液/面霜: 油相成分(5-15%)
- 清洁产品: 卸妆油增溶组分(10-30%)
- 防晒产品: 降低无机防晒剂粉感
- 彩妆: 粉底液顺滑剂(3-8%)
增效协同组合
- 屏障修复协同:
- 神经酰胺: 促进板层结构形成(最佳配比1:0.3-0.5)
- 胆固醇: 三重脂质组合修复屏障
- 活性物递送增效:
- 视黄醇: 降低刺激同时提升渗透(载体浓度≥10%)
- 维生素E: 协同稳定配方
- 肤感调节:
-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降低粘腻感
- 天然酯类: 调节铺展性(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最高浓度100%)(来源:CIR Final Report 2019)
- 致痘性: 0级(兔耳试验无粉刺形成)
- 刺激/致敏: 人体重复刺激斑贴试验阴性(n=221)
- 光毒性: 无(3T3 NRU光毒试验阴性)
适用人群与禁忌
- 推荐适用:
- 干性至特干性皮肤
- 屏障受损皮肤(湿疹/特应性皮炎稳定期)
- 化学焕肤后修复期
- 老年皮肤(皮脂分泌减少)
- 相对禁忌:
- 重度痤疮活动期(可能加重油性区域)
- 对烷烃类成分过敏史(罕见)
使用注意事项
- 避免与强氧化剂直接混合(可能产生过氧化物)
- 纯油制剂可能影响水性活性物释放
- 植物源性产品需确认橄榄/甘蔗过敏史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演变
- 1980s-2000s: 高端抗老产品添加剂
- 2010s至今: "纯净美容"核心成分,植物源性占比从15%升至78%(来源:Mintel全球成分报告2023)
- 价格区间: 植物源原料$80-150/kg,鲨鱼源原料$50-90/kg
消费者认知特征
- 正确定知: "保湿""温和""适合敏感肌"(认知率>65%)
- 认知误区:
- "直接补充皮肤角鲨烯"(实际补充代谢产物)
- "天然植物提取优于合成"(化学结构完全一致)
- 购买驱动: 可持续来源(72%)、低致敏性(68%)、肤感(61%)(依据:Cosmetics Europe消费者调研2022)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卓越的屏障修复剂: 通过补充表皮脂质显著降低TEWL
- 理想的惰性载体: 化学惰性、低刺激、优异配伍性
- 可持续原料典范: 生物发酵技术实现生态友好生产
- 安全性标杆: 半个世纪安全使用历史,适用人群广泛
局限性与挑战
- 单一成分抗衰老证据不足,需复合活性成分
- 高浓度使用可能影响配方稳定性(粘度变化)
- 植物源生产成本仍高于传统来源
未来研究方向
- 异构体比例对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机制
- 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拓展
- 微生物发酵工艺的碳足迹优化
- 极端环境(高海拔/极干燥)中的防护效能验证
结论
五氢角鲨烯作为皮肤相容性最佳的脂质成分之一,其屏障修复和保湿功效拥有坚实的临床证据支持。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可持续来源产品已完全取代传统鲨鱼提取物。未来需加强消费者教育以纠正"天然迷信",同时深化异构体生物学功能研究,推动其在精准护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