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提取物
五倍子(GALLA RHOIS)提取物

中文名:五倍子提取物
英文名:GALLA RHOIS GALLNUT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五倍子(GALLA RHOIS)提取物: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来源
GALLA RHOIS(五倍子提取物)来源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或同属植物叶上形成的虫瘿,由五倍子蚜虫(Melaphis chinensis)寄生刺激产生。
传统应用与现代提取
传统中医用于收敛止血和抗菌。现代化妆品工业主要采用:
- 溶剂提取法:水/乙醇混合溶剂提取(最常见)
- 超临界CO₂提取:用于高纯度没食子酸获取
- 标准化工艺:通常标准化至50-70% 总多酚含量 (依据:ISO 14502-1测定法)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其高浓度水解单宁(特别是没食子单宁)实现:
- 蛋白质交联作用:与角蛋白形成氢键,增强皮肤屏障完整性
- 抗氧化网络激活:上调Nrf2/ARE通路,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表达 (参考:J Ethnopharmacol. 2021;265:113319)
- 酶抑制:抑制酪氨酸酶、弹性蛋白酶、MMP-1等关键皮肤酶类
功效科学证据详析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 |
---|---|---|---|---|
收敛与控油 | 鞣质收缩毛囊开口,抑制5α-还原酶活性 | ★★★★☆ (强体外+临床) |
0.5%提取物使皮脂分泌减少32%(28天人体试验) (来源:Int J Cosmet Sci. 2018;40(3):276) |
0.2-1% |
抗氧化 | 清除ROS · 螯合金属离子 · 激活Nrf2通路 | ★★★★★ (强体外+离体) |
ORAC值高达12,000 μmol TE/g · 抑制UV诱导的MDA生成85% (依据:Food Chem. 2019;279:164) |
0.05-0.3% |
抗炎舒缓 | 抑制NF-κB通路 · 降低TNF-α, IL-6表达 | ★★★☆☆ (体外+动物) |
1%提取物使LPS诱导的COX-2表达降低67% (参考:J Dermatol Sci. 2016;82(2):115) |
0.5-2% |
美白淡斑 | 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 · 抑制α-MSH信号 | ★★★☆☆ (体外+部分临床) |
IC50酪氨酸酶抑制=32μg/mL (强于熊果苷) 注:人体试验样本量较小需验证 |
0.3-1.5% |
抗衰老(厂商宣称) | 抑制MMPs · 促进胶原合成 | ★★☆☆☆ (初步研究) |
体外成纤维细胞显示胶原I提升21% 注:此宣称缺乏人体抗皱临床证据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含量范围 | 皮肤生物学功能 |
---|---|---|---|
水解单宁 | 没食子酸 · 没食子单宁 · 鞣花酸 | 50-80% | 抗氧化主力 · 蛋白质交联 · 酶抑制 |
黄酮类 | 槲皮素 · 杨梅素 · 山奈酚 | 3-8% | 抗炎 · 紫外线防护 · 抑制微血管渗出 |
有机酸 | 苹果酸 · 柠檬酸 · 酒石酸 | 5-12% | pH调节 · 角质溶解 · 协同抗氧化 |
多糖类 | 阿拉伯半乳聚糖 · 鼠李糖 | 8-15% | 成膜保湿 · 舒缓刺激 |
(注:成分比例因产地、采收期和提取工艺差异显著,HPLC分析显示中国产五倍子没食子酸含量最高)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配方应用要点
- pH敏感性:最佳活性pH 3.5-5.5(酸性条件稳定单宁结构)
- 配伍禁忌:避免与铁/铝离子、阳离子表活(沉淀风险)
- 热稳定性:≤70℃(高温导致单宁聚合失活)
增效组合方案
协同成分 | 作用机制 | 应用产品类型 |
---|---|---|
烟酰胺 | 五倍子抑制皮脂分泌 + 烟酰胺修复屏障 → 协同控痘 | 祛痘精华 · 控油乳液 |
透明质酸 | 单宁收敛毛孔 + HA深层保湿 → 改善"外油内干" | 收敛水 · 毛孔精华 |
VC衍生物 | 五倍子螯合金属离子保护VC · 协同抑制酪氨酸酶 | 抗氧化精华 · 美白安瓶 |
葡糖酸锌 | 增强抗菌活性 · 稳定单宁-蛋白复合物 | 男士剃须后护理 · 痘肌护理 |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浓度≤5%(无刺激报告)(参考:CIR 2019最终报告)
- 致敏风险:<0.3%(含潜在致敏原槲皮素)
- 光毒性:无报告(3T3 NRU试验阴性)
适用注意事项
- 适用:
- 油性/痤疮皮肤(最佳证据等级)
- 色素沉着皮肤(需配合透皮增强剂)
- 慎用:
- 极度干燥皮肤(可能加重紧绷感)
- 屏障受损期(高浓度可能刺激)
- 鞣质过敏史者(交叉过敏风险)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应用现状
- 主流品类:
- 控油祛痘产品(占应用65%)
- 毛孔紧致精华
- 男性须后护理
- 宣称热点:
- "天然收敛剂"(科学支持度高)
- "植物肉毒杆菌"(夸大抗皱效果)
- "油皮救星"(临床证据充分)
消费者认知偏差
- 过度期待:误认为可替代水杨酸去角质
- 使用误区:频繁高浓度使用导致干燥脱屑
- 正确认知:83%用户认可其控油效果(来源:2023年亚太区消费者调研)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
- 证据充分领域:控油/收敛/抗氧化(体外+临床)
- 差异化优势:天然替代化学收敛剂(如氯化铝)
- 性价比:活性物单位成本低于大多数多酚提取物
局限性与趋势
- 技术瓶颈:
- 透皮吸收率低(平均<5%)
- 碱性环境下失活
- 创新方向:
- 脂质体包裹提高生物利用度
- 与β-葡聚糖复配降低刺激性
- 微生物发酵改性增强溶解性
总体评价
作为源自传统药材的活性成分,五倍子提取物在控油收敛领域具有显著科学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也有良好实验支持。但在美白抗衰领域需更多标准化人体临床试验。配方师需注意其pH依赖性和配伍禁忌,消费者教育应聚焦合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