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肽-34 三氟乙酸盐

五肽-34 三氟乙酸盐

五肽-34 三氟乙酸盐
中文名:五肽-34 三氟乙酸盐
英文名:PENTAPEPTIDE-34 TRIFLUOROACETAT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五肽-34 三氟乙酸盐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Pentapeptide-34 Trifluoroacetate

化学分类

合成信号肽 · 三氟乙酸盐形式 · 分子量≈650-700 Da

来源与制备

  • 合成方法:固相肽合成法(SPPS)制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
  • 盐形式:三氟乙酸(TFA)反离子提高水溶性与稳定性 (标准肽类稳定化处理)
  • 生物来源:人工设计肽段,非直接源自天然蛋白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促进胶原合成 激活TGF-β信号通路,上调胶原蛋白I/III基因表达 体外研究证实 成纤维细胞培养显示胶原合成↑30-45% (体外实验, 浓度10-50μM) 0.001-0.01%
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下调MMP-1/-3转录水平,阻断紫外线诱导的胶原降解 离体皮肤模型验证 UV照射皮肤组织MMP-1表达↓38% (离体实验, J Invest Dermatol Suppl 2020) 0.005-0.02%
改善动态皱纹 调节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递 (注:机制类似但弱于乙酰基六肽-8) 初步人体试验 12周使用后鱼尾纹深度↓18% (厂商临床, n=25) 0.002-0.005%
"干细胞激活" 推测通过生长因子旁分泌效应 理论推测 无直接证据支持表皮干细胞作用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活性肽序列 五肽-34 (Ac-X-Y-Z-A-B-NH2) (具体序列属商业机密) 分子量≈650Da · 亲水性 · 带正电荷
稳定剂/盐 三氟乙酸(TFA) 反离子浓度≤1% · pH调节 · 可能引起敏感肌刺痛
潜在杂质 合成副产物 · 截短肽段 HPLC纯度要求≥95% (化妆品级标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配方应用类型

  • 首选剂型:水基精华(≥70%水相) · 微乳液
  • 稳定性限制:pH 5.0-6.5 · 避免强氧化环境
  • 渗透增强策略:脂质体包裹 · 纳米载体递送

增效组合方案

  • 胶原协同:维生素C衍生物 + 视黄醇棕榈酸酯 (三重信号通路激活)
  • 抗皱强化:乙酰基六肽-8 + 肌肽
  • 屏障支持:神经酰胺NP + 胆固醇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致敏性:极低(肽类天然低致敏)(CIR评估肽类安全性)
  • 刺激风险:三氟乙酸残留可能引发刺痛 (建议浓度≤0.01%)
  • 光毒性:无光敏性报告

适用人群与禁忌

  • 推荐人群:轻熟龄肌 · 光老化皮肤 · 动态皱纹显著者
  • 慎用情况:屏障严重受损期 · 三氟乙酸敏感者
  • 孕妇适用性:无风险数据,建议回避 (保守建议)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抗衰精华核心成分(单价$80-$150产品)
  • 常与"生物技术""信号肽科技"等概念绑定

认知误区

  • "即时填充效果" (实际需8-12周见效)
  • "可替代肉毒杆菌" (效果仅为肉毒素的10-20%)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科学共识

  • 有效性:体外证实胶原促进与MMP抑制,人体抗皱证据待加强
  • 优势:高生物活性 · 低刺激风险(除TFA敏感者)
  • 局限:透皮效率待优化 · 长期临床数据缺乏

未来研究方向

  • 开发新型透皮载体提升生物利用度
  • 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
  • 探索与其他抗衰成分的序列协同效应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