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13 异链烷烃

C10-13 异链烷烃

C10-13 异链烷烃
中文名:C10-13 异链烷烃
英文名:C10-13 ISOPARAFFIN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成分详细分析

C10-13 异链烷烃专业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C10-13 Isoparaffin (C10-13 异链烷烃)

来源与生产

  • 化学来源:石油衍生物,通过异构化分馏工艺制备 (参考:国际化妆品成分手册, 16th Edition)
  • 物理形态:无色透明液体,无味或轻微烃类气味
  • 典型纯度:≥99% (主要含C10-C13碳链异构体)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溶剂与载体 非极性溶剂特性,溶解脂溶性活性物 高度证实 广泛用于溶解防晒剂、维生素E等 (依据:化妆品配方原理教科书) 5-30%
轻质润肤剂 形成非封闭性油膜,减少TEWL 中度证实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其TEWL降低效果逊于矿脂 (参考:2017皮肤屏障研究) 3-15%
"快速吸收不油腻" 低粘度与挥发性带来主观感受 厂商宣称 缺乏客观测量标准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异构烷烃 2-methylnonane
3-methyldecane
分子量:142-170 g/mol
沸点:180-230°C
线性烷烃 n-decane
n-undecane
占比通常<5%
碳数分布窄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配方类型

  • 防晒产品:与OMC、奥克立林等配伍性佳
  • 彩妆:睫毛膏/眼线液的基料 (来源:PCPC应用指南)
  • 卸妆油:与PEG醚类乳化剂协同

增效组合

  •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改善铺展性
  • 异十二烷:调节挥发速率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权威评估

  • CIR评级:"安全" (浓度≤65%) (参考:2012 CIR最终报告)
  • 眼刺激:兔眼测试显示可逆性刺激 注:需避免进入眼睑缘

皮肤类型匹配

  • 油性皮肤:优先选择
  • 敏感肌:需预先斑贴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配方技术型成分存在,较少单独宣传。近年因"轻质油"概念在亚洲市场关注度提升 (来源:Mintel市场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作为经典烃类溶剂,其化学稳定性配伍性优势明显。未来或需应对生物基替代品的竞争 注:已有研究开发生物发酵途径的类似结构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