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12 异链烷烃

C10-12 异链烷烃

C10-12 异链烷烃
中文名:C10-12 异链烷烃
英文名:C10-12 ISOPARAFFIN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黏度控制

成分详细分析

C10-12 异链烷烃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C10-12 异链烷烃(INCI: C10-12 Isoparaffin)属于饱和烃类溶剂,是石油衍生的合成碳氢化合物混合物。

来源与生产

  • 主要来源:通过石油分馏和异构化工艺制备,属于高度精制的合成材料 (参考:FDA 21 CFR 172.884)
  • 纯度标准:通常不含芳香烃(苯系物),杂质含量低于0.1% (依据:CIR安全评估报告)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溶剂载体 溶解非极性活性成分,增强配方稳定性 强(实验证实) 与硅油相似溶解度参数(~7.5 cal1/2/cm3/2(来源: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08)
轻薄肤感调节 快速挥发(沸点180-220℃)降低黏腻感 强(实测数据) 30分钟内挥发率>95%(依据:厂商技术文档)
「保湿」 物理性阻隔水分蒸发 *注:仅短期封闭效果,无主动保湿机制*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异构烷烃 2-甲基壬烷、3-乙基癸烷等 碳链长度C10-12,支链结构占比>70%
物理特性 -- 密度0.75-0.78 g/cm3,折光指数1.42-1.43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与OMC(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协同提高SPF值
  • 彩妆底妆: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复配改善延展性

协同成分

  • 极性互补:与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D5)1:1混合时溶解度最佳
  • 稳定性增强:在含氧化锌的配方中可减少颗粒沉降(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安全,当用于免洗产品且浓度≤75%)(参考:CIR 2018最终报告)
  • 皮肤渗透性:分子量>140 Da,基本不渗透角质层

适用限制

  • 敏感肌注意事项:可能加重脂溢性皮炎(与马拉色菌代谢相关)*注:个案报告,需更多临床验证*
  • 环保争议:生物降解度<20%(OECD 301B标准)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主要作为「硅油替代品」应用于宣称"无硅油"的护发产品(2019年后占比增长37%)(来源:Mintel全球新品数据库)

消费者误解

  • 「天然感」营销误导:实际为合成来源,但常被包装为"纯净配方"成分
  • 与矿油安全性混淆:虽同属烃类,但精制度更高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挥发性、惰性、兼容性三维度平衡优于传统矿物油,但需解决生物降解性缺陷。

未来方向

  • 植物源异构烷烃开发(如甘蔗衍生产品,目前成本为石油基的5-8倍)
  • 与新型乳化体系(如Pickering乳液)的协同研究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