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40 异烷酰胺丙基乙基二甲基铵乙基硫酸盐

C10-40 异烷酰胺丙基乙基二甲基铵乙基硫酸盐

C10-40 异烷酰胺丙基乙基二甲基铵乙基硫酸盐
中文名:C10-40 异烷酰胺丙基乙基二甲基铵乙基硫酸盐
英文名:C10-40 ISOALKYLAMIDOPROPYLETHYLDIMONIUM ETHOSULFATE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3
功效:抗静电

成分简介

C10-40 异烷酰胺丙基乙基二甲基铵乙基硫酸盐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常见于护肤和化妆品中。其主要作用包括作为乳化剂,帮助稳定油水混合物,确保产品质地均匀;作为调理剂,在护发产品中提供柔软、抗静电和易梳理效果;同时具有清洁功能,能增强泡沫和去污能力。此外,它可能辅助增稠和抗菌,改善产品使用感和保质...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C10-40 异烷酰胺丙基乙基二甲基铵乙基硫酸盐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C10-40 Isoalkylamidopropyl Ethyl Dimonium Ethosulfate

化学分类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衍生物)
  • 结构特征:含异烷基链(C10-40)、酰胺基团及乙基硫酸根

来源与制备

通过以下步骤合成:

  • 异烷基脂肪酸与丙二胺缩合形成酰胺中间体
  • 季铵化反应引入乙基二甲基铵基团
  • 乙基硫酸盐阴离子配对 (参考: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
抗静电 阳离子基团中和头发/皮肤表面负电荷 电导率降低≥80% (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0.1-0.5%
调理作用 吸附于角蛋白形成润滑膜 中等 SEM显示纤维表面覆盖率>70% (来源:厂商数据) 0.2-1%
"深层修复" 理论推测:可能增强脂质层有序性 *注:仅体外模型显示有限膜结构改变*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异烷基链 C12-C18异构体为主 LogP≈5.2,增强脂溶性
季铵基团 乙基二甲基铵 永久正电荷,pH稳定性广(2-12)
阴离子配对 乙基硫酸根 降低皮肤刺激性 vs.氯化物形式 (依据:CIR评估报告)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护发素/发膜(占比1-3%)
  • 沐浴露(0.5-1.5%)
  • 新兴应用:剃须膏(与PEG-150二硬脂酸酯协同)

增效组合

  • 硅油(如聚二甲基硅氧烷):提升梳理性(摩擦系数降低40%)
  • 非离子表活(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降低体系刺激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安全使用浓度≤5% (参考:2019年CIR最终报告)
  • 眼刺激性:兔模型显示轻微刺激(1%溶液)
  • 致敏性:HRIPT测试阴性(n=200)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干性/受损发质
  • 慎用:急性湿疹期皮肤 (依据:临床个案报告)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宣称分析

  • 已验证:“即时柔顺”(83%消费者感知验证)
  • 过度宣称:“基因级修复”(注:无任何分子生物学证据支持)

成本定位

中高端原料(≈$120/kg),多用于专业沙龙线产品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宽pH稳定性优于传统季铵盐
  • 异构烷基链提供更好铺展性

研究空白

  • 需进一步研究:长期使用对皮肤微生态影响
  • 纳米载体复合技术的潜在开发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