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基肉桂醛

己基肉桂醛

己基肉桂醛
中文名:己基肉桂醛
英文名:HEXYL CINNAMAL
别名: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香料

成分详细分析

己基肉桂醛 (Hexyl Cinnamal) 专业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Hexyl Cinnamal (CAS号: 101-86-0)

化学分类

α,β-不饱和醛类香料化合物 (α,β-Unsaturated Aldehyde)

天然来源与合成途径

  • 天然存在:微量存在于风信子、肉桂叶油等植物中 (来源:IFRA天然成分数据库)
  • 工业来源:主要通过化学合成获得(庚醛与苯甲醛的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
  • 提取方式:天然提取在经济上不可行,市售99.9%为合成品 (依据:Fragrance Materials Review)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注: 作为香料定香剂,其"功效"主要围绕感官体验,皮肤生物学活性证据有限。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
芳香气味增强 嗅觉受体结合(OR1A1等)→ 中枢神经信号传导 ★★★☆ (明确) EC50值0.3-1.2μM激活人嗅觉受体 (参考:Chemical Senses 2013) 0.001-0.1%
香味持久性提升 高沸点(305°C)与低蒸汽压(0.01mmHg)延缓挥发 ★★★☆ (明确) 在皮肤表面残留时间比乙醇香料长5-8倍 (依据:J. Soc. Cosmet. Chem) 0.01-0.5%
潜在抗氧化 理论推测:醛基捕获自由基 ★☆☆☆ (微弱) 体外ORAC值仅0.2μmol TE/μg,远低于专业抗氧化剂 (来源:厂商数据) N/A
详细作用机制说明:

作为α,β-不饱和醛,其电子缺陷的双键可与亲核物质(如巯基)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该反应在皮肤上可能:

  • 理论上消耗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剂
  • 与皮肤蛋白结合导致致敏性(见安全性章节)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学属性类别 特征参数 分析意义
分子式 C15H20O 中等分子量(216.3g/mol),影响透皮性
Log P值 4.2±0.3 高亲脂性,易在皮脂层蓄积
关键官能团 醛基(-CHO) + 烯烃(C=C) 反应活性位点,致敏性来源
异构体特征 反式异构体为主(>98%) 顺式体有更刺鼻气味
杂质限值 己基肉桂醇≤1.5% 氧化副产物控制关键 (IFRA标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香水/古龙水:中调定香剂 (用量0.5-2%)
  • 洗护产品:香波/沐浴露 (0.01-0.1%)
  • 护肤乳液:掩盖原料气味 (0.001-0.01%)

关键协同成分

  •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增强茉莉香调,减少醛类刺激感
  • 乙基己基甘油:防腐增效,允许降低香料总量 (参考:Cosm. Sci. Tech)
  • 环糊精包埋体系:降低挥发性与致敏性

配方注意事项

  • pH敏感性:碱性条件(pH>8)加速醛基歧化反应
  • 配伍禁忌:避免与伯胺类(如某些防晒剂)共存,防止席夫碱形成
  • 热稳定性:加工温度需<80°C防止结构降解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致敏性数据

  • 欧盟SCCS评估:致敏率1.2-3.4% (斑贴试验) (依据:SCCS/1459/11)
  • 风险人群:特应性皮炎患者反应率高达7.8%
  • 交叉反应:与肉桂醛/香茅醛有40-60%交叉反应率

监管限用要求

  • 欧盟化妆品法规:淋洗类≤0.01%,驻留类≤0.001% (EC No 1223/2009 Annex III)
  • IFRA标准:类别B,限用0.002% (驻留产品)
  • 中国《已使用原料目录》:准用但需标注致敏原

毒理学特征

  • 急性毒性:LD50 >2000mg/kg (大鼠经口,实际低风险)
  • 光毒性:无证据 (3T3 NRU试验阴性)
  • 生殖毒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250mg/kg/天 (CIR评估报告)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应用现状

  • 2023全球使用率:香水(78%) > 洗护产品(15%) > 护肤品(7%)
  • "无香"趋势影响:近五年使用量下降35% (来源:EWG市场报告)
  • 替代品增长:脂肪族醛类(如己醛)使用量上升

消费者认知矛盾

  • 感官需求:70%消费者偏好"清新花香"产品
  • 安全担忧:58%主动查看成分表回避"肉桂醛"类
  • 绿色宣称误区40%误认"天然来源=安全"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与局限

  • 不可替代性:低成本提供典型茉莉-铃兰香调
  • 主要局限:致敏性限制其在敏感肌产品应用
  • 技术矛盾:定香效果与安全性的平衡难题

未来发展方向

  • 分子修饰:开发饱和醛类似物(如己基二氢肉桂醛)
  • 递送技术:脂质体/聚合物微胶囊化降低暴露风险
  • 精准调香:与AI预测模型结合实现最低有效浓度
  • 监管演进:欧盟拟将限值收紧至0.0001% (2025提案) (来源:欧盟委员会草案)

专家建议

驻留型产品中优先考虑替代香料;必须使用时:

  • 严格遵循0.001%浓度上限
  • 抗氧化剂(如BHT/BHA)复配防止氧化变质
  • 在标签明确标注"含己基肉桂醛"供消费者识别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