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基葡糖苷
乙基葡糖苷

中文名:乙基葡糖苷
英文名:ETHYL GLUCOSID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乙基葡糖苷 (Ethyl Glucoside) 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Ethyl Glucoside (乙基葡糖苷)
化学名称: 乙基-D-吡喃葡萄糖苷
CAS号: 132709-51-2
分子式: C8H16O6
天然来源与生产方式
通过酶催化反应或化学合成生产:
- 主要原料:葡萄糖(通常源自玉米淀粉)与乙醇
- 合成工艺: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费歇尔糖苷化反应(Fischer glycosylation)
- 纯化方法:结晶纯化或色谱分离技术
注:尽管原料可源于天然,最终产物属合成成分 (依据:化妆品成分审查专家小组报告)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基于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多功能活性物: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保湿剂 | 羟基基团通过氢键结合水分子,增强角质层水合作用 | ★★★☆ (体外/离体皮肤模型证实) | 离体皮肤测试显示TEWL降低18-22% (Int J Cosmet Sci. 2015) | 1-5% |
温和表面活性剂 | 非离子型两亲结构,临界胶束浓度(CMC)约0.1mM,破坏水-脂界面张力 | ★★★★ (物化性质明确) | 界面张力测定显示表面张力降至32mN/m (J Surfact Deterg. 2018) | 0.5-3% |
促渗透增强剂 | 短暂扰动角质层脂质排列,增加亲水性成分渗透 | ★★☆ (体外研究证据) | Franz扩散池实验显示咖啡因渗透率提高1.8倍 (Drug Dev Ind Pharm. 2020) | 2-5% |
抗氧化增效剂* | 推测通过提高抗氧化剂生物利用率 | ★☆ (理论推测) | 注:缺乏直接证据,需结合其他抗氧化剂使用 | N/A |
*注:抗氧化增效主要为厂商宣称,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属性类别 | 特征描述 | 对配方的意义 |
---|---|---|
分子结构 | 葡萄糖单元通过β-糖苷键连接乙基基团,含多个羟基 | 决定两亲性与氢键结合能力 |
溶解性 | 水溶性: >500g/L (20℃) | 脂溶性: 有限 | 适用于水基体系,需助溶剂用于油相 |
HLB值 | 约12-14 (亲水性表面活性剂) | 适合O/W乳液稳定 |
pH稳定性 | 稳定范围: pH 3-9 | 强酸/碱下糖苷键水解 | 避免与高浓度AHA/BHA直接配伍 |
热稳定性 | 分解温度: >160℃ | 熔点: 98-102℃ | 耐受常规灭菌与热灌装工艺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清洁产品: 洗面奶/沐浴露 (替代SLS的温和表活)
- 护肤乳液/霜: O/W乳化剂 (常与鲸蜡硬脂醇联用)
- 精华液/爽肤水: 保湿增效剂
- 防晒产品: 改善无机防晒剂分散性
增效配伍组合
- 保湿协同:甘油+透明质酸 → 水合作用提升40% (J Cosmet Dermatol. 2019)
- 清洁体系:椰油酰基谷氨酸钠 → 降低刺激性同时维持清洁力
- 促渗体系:烟酰胺+乙基葡糖苷 → 透皮吸收率提高2.3倍 (体外渗透研究)
配伍禁忌
- 高浓度电解质 (>5%) 可能引起析出
- 强氧化剂环境可能引发糖基降解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 (最高浓度10%) (CIR 2016最终评估报告)
- 急性毒性:LD50 >2000mg/kg (大鼠经口)
- 致敏性:HRIPT测试阴性 (n=213)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 推荐人群:敏感性皮肤 | 玫瑰痤疮 | 婴幼儿护理
- 慎用情况:对糖苷类成分异常敏感者
- 眼周使用:浓度<3%时刺激性可忽略 (HET-CAM测试)
法规状态
- 中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收录
- 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批准
- 无浓度限制 (建议用量0.5-8%)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绿色化学"转型代表成分:植物来源碳占比>80%
- 中高端敏感肌专研品牌核心成分 (如:理肤泉Toleriane系列)
- 婴童护理产品宣称点:无泪配方关键组分
消费者认知特点
- 认知度中等:常被归类于"植物糖类"概念
- 正面临"糖苷类"概念滥用风险:需与烷基糖苷明确区分
- 环保属性受关注:生物降解率>95% (OECD 301F测试)
常见宣称误区
- "天然抗氧化剂" → 实际为功效辅助剂
- "修复皮肤屏障" → 缺乏直接证据支持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安全性优势:显著优于传统表活的温和性指标
- 配方多功能性:表活/保湿/促渗三重功能
- 可持续性:符合绿色化学12项原则
技术局限性
- 高湿度环境下可能吸湿结块
- 对高极性油相的乳化能力有限
研究前沿展望
- 糖苷酶响应型递送系统开发 (体外概念验证阶段)
- 与皮肤微生物组的互作机制研究
- 生物发酵法提升光学纯度 (>99%)
应用前景
在敏感肌清洁产品和婴幼儿护理领域具有持续增长潜力,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8亿,年复合增长率6.5% (来源:Grand View Research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