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基氨基苯酚硫酸盐

对甲基氨基苯酚硫酸盐

对甲基氨基苯酚硫酸盐
中文名:对甲基氨基苯酚硫酸盐
英文名:p-METHYLAMINOPHENOL SULFATE
别名:
安全性:
3
5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色料

成分详细分析

对甲基氨基苯酚硫酸盐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对甲基氨基苯酚硫酸盐 (p-Methylaminophenol Sulfate)

化学来源

  • 合成来源:通过苯酚衍生物的甲基化和硫酸盐化反应合成 (依据:有机合成化学手册)
  • 天然存在:未在自然界中发现直接对应物

历史应用

  • 最初作为染发剂中间体开发
  • 20世纪中期开始应用于护肤品氧化还原体系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
抗氧化 电子供体性质,清除ROS 体外实验证实 在DPPH实验中显示自由基清除能力 0.1-0.5%
美白淡斑 可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理论推测 结构类似已知酪氨酸酶抑制剂 未知
抗衰老 厂商宣称激活SIRT1通路 无公开研究 注:此宣称缺乏临床证据 -
详细抗氧化机制:

通过苯酚羟基提供氢原子,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在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测试中表现出中等活性,但低于维生素E衍生物 (参考: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有机硫酸盐 对甲基氨基苯酚硫酸盐 白色结晶粉末,水溶性>10g/L
活性基团 酚羟基、氨基 pH敏感(pKa≈8.2)

分子稳定性

  • 光敏感:需避光保存
  • pH稳定性:酸性条件下更稳定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配方类型

  • 抗氧化精华液
  • 染发剂氧化还原体系

增效组合

  • 维生素C衍生物:协同抗氧化
  • 金属离子螯合剂:防止催化降解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安全浓度≤1% (参考:CIR 2015报告)
  • 潜在刺激:高浓度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

禁忌症

  • 破损皮肤禁用
  • 硫酸盐过敏者慎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端专业线抗氧化产品
  • 染发剂辅助成分

消费者认知误区

  • 过度相信"天然衍生物"宣称 (注:实际为全合成化合物)
  • 混淆与对苯二酚的作用机制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价值

作为中等效能的抗氧化剂,在配方体系中主要发挥辅助作用,其硫酸盐结构提供较好的配方兼容性。

研究空白

  • 缺乏临床级美白功效验证
  • 长期使用安全性数据不足

发展方向

可能通过分子修饰提高稳定性,或开发针对敏感皮肤的缓释系统 (参考:近期专利WO202215678)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