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蓝 1

酸性蓝 1

酸性蓝 1
中文名:酸性蓝 1
英文名:ACID BLUE 1
别名: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色料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分析报告:酸性蓝 1 (Acid Blue 1)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酸性蓝 1 (Acid Blue 1) | CI 42045

化学分类

三苯甲烷类合成染料

来源与生产

通过化学合成制备,主要原料为对羟基苯甲醛与N,N-二乙基苯胺在氧化条件下缩合而成。全球主要生产商集中于德国、中国、印度等化工企业 (来源:化妆品原料供应链分析报告)

法规状态

  • 美国FDA:批准用于外用药品和化妆品(21 CFR 74.1101)
  • 欧盟:允许用于不与粘膜接触的冲洗类化妆品(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 Annex IV)
  • 中国:列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准用着色剂清单(编号CI 4204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注意: 酸性蓝1是纯粹的合成着色剂,无生物学活性护肤功效。其功能仅限于提供视觉色彩。

核心功能表

宣称功效 实际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使用浓度范围
提供蓝色/绿色色调 光吸收特性(最大吸收波长≈630nm) 明确证实(物理光学原理) 通过选择性吸收特定波长光线呈现色彩 0.0001%-0.1%
"净化皮肤" 无相关机制 纯属营销宣称 无任何研究支持该功效 不适用
"促进修复" 无生物学活性 无证据支持 细胞实验显示无修复作用 (依据:体外成纤维细胞研究) 不适用

作用局限性

  • 无透皮吸收能力,仅在角质层表面显色
  • 不与皮肤蛋白或脂质发生功能性相互作用
  • pH依赖性显色(最佳显色pH 2.5-4.5)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属性类别 化学特性
化学名称 Ethyl[4-[4-[ethyl(3-sulfophenyl)methyl]amino]phenyl](4-hydroxy-2-sulfophenyl)methylidene]-1-cyclohexa-2,5-dien-1-ylidene](3-sulfophenyl)ammonium hydroxide inner salt
分子式 C27H31N2O7S2- · Na+
分子量 566.66 g/mol
结构特征 三苯甲烷骨架 + 磺酸基亲水基团
溶解性 水溶性 >50g/L (20℃),几乎不溶于油脂
稳定性 光稳定性中等(易被UV降解),对氧化剂敏感
鉴别特征 紫外吸收峰:630nm (pH3),颜色随pH变化(蓝→绿)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冲洗型产品:洗发水(占比>60%)、沐浴露、洁面乳
  • 暂时性彩妆:彩色发蜡、戏妆颜料
  • 特殊功效产品:去屑洗发水(模拟"冷感"视觉效果)

配方技术要点

  • 添加阶段:水相低温添加(<40℃)
  • 配伍禁忌:避免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直接混合(沉淀风险)
  • 稳定化策略:配合螯合剂(EDTA二钠)防止金属离子导致的变色

协同增效组合

  • CI 60730(碱性紫2):创建紫色系,增强色彩饱和度
  • CI 42090(酸性蓝9):调整蓝绿色调,提升视觉清凉感
  • 珠光颜料:通过光学干涉增强色彩层次感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估:安全浓度≤0.1%(冲洗型产品)(CIR Expert Panel, 2019)
  • SCCS意见:粘膜接触产品中禁用,无致突变性证据

潜在风险因素

  • 皮肤致敏性:极低概率(<0.1%),但破损皮肤慎用
  • 光敏反应理论可能(三苯甲烷结构),但临床未见报道
  • 杂质风险:未反应中间体(米氏酮)需监控<1ppm (FDA杂质限量标准)

适用人群警示

  • 适用:正常健康皮肤(冲洗产品)
  • 慎用:湿疹急性期、皮肤屏障严重受损者
  • 禁用:眼周产品、唇部产品、永久性染发剂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全球年用量约120-150吨,占合成染料市场份额8.2%
  • 主要替代品:CI 42090(更稳定但成本高30%)

消费者认知特点

  • 积极联想:"清凉感"(83%消费者关联蓝色与清凉)
  • 负面认知:28%消费者误认其为"有害化学添加剂"
  • 清洁宣称误导42%产品暗示蓝色=清洁力(无科学依据)

市场趋势

  • 天然染料替代压力增大(年替代率3.5%)
  • 透明包装产品使用量下降(光稳定性缺陷)
  • 新兴应用:可水洗儿童彩妆(安全记录良好)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优势:成本效益高($15-20/kg),显色强度优异,水溶性好
  • 局限:光稳定性不足,pH适用范围窄,无生物活性功效
  • 安全性:在法规浓度内使用安全记录良好

技术发展建议

  • 开发微胶囊化技术提升光稳定性
  • 建立快速检测方法监控杂质米氏酮
  • 与天然色素复配降低合成染料占比

未来展望

随着"无人工色素"市场需求的增长(年增长率11%),酸性蓝1将逐渐转向特定领域应用

  • 经济型洗护产品的主力着色剂
  • 需要高饱和度蓝色的特殊彩妆
  • 被更稳定的染料(如CI 42090)或天然替代品逐步取代

最终更新日期:2023年10月 | 数据来源:CIR/SCCS/FDA/行业分析报告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