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醇月桂酸酯

丙二醇月桂酸酯

丙二醇月桂酸酯
中文名:丙二醇月桂酸酯
英文名:PROPYLENE GLYCOL LAURAT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丙二醇月桂酸酯 (Propylene Glycol Laurate)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Propylene Glycol Laurate (丙二醇月桂酸酯)
  • CAS号: 27194-74-7
  • 化学式: C15H30O3
  • 分子量: 258.4 g/mol

来源与生产

丙二醇月桂酸酯是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由丙二醇月桂酸(十二烷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参考:化妆品原料标准化学合成工艺)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润肤剂 通过与角质层脂质相互作用,填补细胞间空隙,减少水分流失 高(多项体外及临床研究验证) 改善皮肤屏障功能,降低经皮水分流失(TEWL)(依据:2008年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研究) 1-5%
乳化剂 分子结构兼具亲水(丙二醇)与亲油(月桂酸)基团,稳定油水界面 高(物理化学性质明确) 常用于O/W型乳液体系,HLB值约4-6(参考:化妆品配方技术手册) 0.5-3%
潜在抗菌辅助 月桂酸衍生物可能干扰微生物细胞膜 中(体外研究证据) 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显示抑制作用,需进一步临床验证(依据:2015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未确定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脂肪酸酯 丙二醇单月桂酸酯(主成分) 淡黄色油状液体,熔点约15-20℃,脂溶性为主
副产物 丙二醇二月桂酸酯 可能含微量(<5%),更强油溶性
游离成分 月桂酸 需控制含量(通常<1%),避免刺激风险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乳液/面霜:作为辅助乳化剂或润肤成分
  • 防晒产品:帮助分散物理防晒剂(如二氧化钛)
  • 彩妆:改善膏体质地与延展性

典型协同成分

  • 其他润肤剂:角鲨烷、硅油类,增强保湿效果
  • 主乳化剂:与PEG类乳化剂配合使用(如PEG-100硬脂酸酯)
  • 防腐增效可能增强苯氧乙醇等防腐剂对某些微生物的效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安全浓度上限5%(参考:2016年CIR最终报告)
  • 刺激性:眼周使用需谨慎,可能引起轻微刺激
  • 致痘风险:comedogenic评级2(轻度潜在风险)

适用人群

  • 推荐:干性至中性皮肤
  • 慎用:油性/易长痘皮肤(需配方整体评估)
  • 禁忌:已知对脂肪酸酯类过敏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主要作为功能性辅助成分出现在中端护肤产品中,较少作为主打成分宣传。(来源:2022年市场成分分析报告)

消费者认知误区

  • 误解1"天然来源更安全" - 实际合成工艺已高度纯化,与来源无关
  • 误解2"月桂酸=皂基刺激" - 酯化后刺激性显著降低

7. 总结与展望

优势总结

  • 多功能辅助成分,兼具润肤与乳化功能
  • 安全记录良好,适用浓度范围广

研究展望

  • 需进一步明确其抗菌辅助作用的临床相关性
  • 开发更高纯度单体以减少游离脂肪酸残留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