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钠
丙酸钠

中文名:丙酸钠
英文名:SODIUM PROPIONAT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丙酸钠 (Sodium Propionate)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Sodium Propionate (丙酸钠)
- CAS号: 137-40-6
- 化学式: C3H5NaO2
来源与制备
丙酸钠是丙酸(一种短链脂肪酸)的钠盐形式,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 化学合成: 丙酸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和反应制得 (标准化工制备方法)
- 天然来源: 某些细菌(如Propionibacterium属)可通过发酵产生丙酸 (微生物代谢产物)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防腐/抗菌 | 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完整性,抑制酶活性(尤其是霉菌和酵母) | 高 (多项体外及食品防腐研究) | 0.2-2%浓度可显著抑制Aspergillus niger等常见致病真菌 (J Food Sci, 2018) | 0.1-5% |
pH调节 | 作为弱酸盐缓冲体系的一部分维持配方稳定性 | 中 (化学原理明确,但化妆品应用数据有限) | 在pH 4-6范围内显示良好缓冲能力 | 依配方需求 |
皮肤屏障支持 | 推测可能通过短链脂肪酸受体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分化 | 低 (仅体外细胞模型初步证据) | *注:此机制尚未在人体皮肤模型验证*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短链脂肪酸盐 | 丙酸钠 | 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1g/mL),pKa=4.87 |
相关衍生物 | 丙酸钙 | 类似功能但溶解度更低(≈0.3g/mL) |
结构活性关系
丙酸钠的抗菌效能与其:
- 亲水性: 高水溶性利于穿透微生物细胞壁
- 解离特性: 在酸性环境中转化为更具抗菌活性的未解离丙酸分子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防腐体系: 通常与苯氧乙醇等其他防腐剂复配 (扩大抗菌谱)
- pH敏感配方: 面膜、洁面等需稳定pH值的产品
协同成分
- 苯甲酸钠: 协同对抗酵母菌 (J Appl Microbiol, 2020)
- 乳酸: 增强在低pH环境下的抗菌活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皮肤刺激性: 浓度≤5%时刺激性低 (CIR评估报告)
- 致敏性: 罕见接触过敏报告
- 孕妇适用性: 无明确禁忌 (GRAS状态)
使用限制
需注意:
- 在高pH(>7)环境中抗菌效能显著降低
- 可能与某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产生沉淀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定位: 主要作为辅助防腐剂/"温和防腐"概念成分
- 使用频率: 在"clean beauty"产品中应用增长 (2023市场分析)
消费者教育要点
需澄清:
- "天然来源"宣称需区分化学合成与微生物发酵来源
- 单独使用时抗菌谱有限,需配合其他防腐措施
7. 总结与展望
优势总结
- 广谱抗真菌能力,尤其针对化妆品常见污染菌
- 在酸性配方中表现优异
研究缺口
未来需要:
- 更多人体皮肤模型验证其潜在屏障修复作用
- 开发更稳定的衍生物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