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21 烷
C18-21 烷

中文名:C18-21 烷
英文名:C18-21 ALKAN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成分详细分析
C18-21 烷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结构
C18-21 烷(INCI: C18-21 Alkane)是一种由碳原子数为18至21的直链或支链饱和烃组成的混合物。
来源与制备
- 主要来源:石油衍生烃类经分馏纯化制得 (参考:化妆品原料标准CAS 68039-49-6)
- 纯度要求:化妆品级需去除芳香烃和多环芳烃(PAHs)杂质 (依据: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 |
---|---|---|---|---|
封闭保湿 | 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膜,降低经皮水分流失率(TEWL) | 强(多项临床测试) | 可降低TEWL达40-60% (依据:皮肤屏障功能研究,2018) | 5-15% |
配方稳定剂 | 调节油相粘度,改善膏体延展性 | 强(配方实证) | 与硅油协同可降低体系粘稠度达30% (来源:国际化妆品技术期刊,2020) | 3-8% |
"修复皮肤屏障" | 理论推测可能协助脂质排列 | 弱(体外研究) | 尚无直接证据显示参与角质层板层结构重组 | 未确定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正构烷烃 | 十八烷(C18H38) | 熔点28-32℃,疏水常数LogP>8 |
异构烷烃 | 异二十烷(C20H42) | 粘度15-25 mPa·s(25℃) |
环烷烃 | ≤2%含量 | 需严格控制在化妆品安全标准内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膏霜类:作为主要油相基质(占比10-25%)
- 防晒产品:与二氧化钛/氧化锌配伍性好
- 彩妆:提升唇膏/睫毛膏的防水性能
增效组合
- 硅油类:降低粘腻感,增强铺展性
- 神经酰胺:模拟皮肤脂质结构 (需配合其他极性脂质)
- 抗氧化剂:需额外添加(烷烃本身无抗氧化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安全)(参考:CIR 2018最终报告)
- 致痘风险:低(comedogenicity rating 0-1)
- 敏感肌注意:个别案例报告封闭性痤疮
适用场景
- 推荐:干性皮肤冬季护理
- 慎用:油性/混合性皮肤夏季使用
- 禁忌:破损皮肤(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基础配方成分出现在以下产品中:
- 婴幼儿护肤霜(利用其高安全性)
- 药妆类修复霜(需搭配活性成分)
- "纯天然"宣称产品中常被隐藏 (因石油来源易引发消费者疑虑)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作为经济高效的封闭剂,在保湿产品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改进方向:开发生物发酵来源的替代烷烃(如甘蔗衍生烷烃)。
研究空白: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其与皮肤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