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脂干初乳

脱脂干初乳

脱脂干初乳
中文名:脱脂干初乳
英文名:NONFAT DRY COLOSTRUM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简介

脱脂干初乳是去除脂肪并干燥处理的初乳,富含蛋白质、生长因子、抗体和维生素。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它主要发挥以下作用:首先,具有强效保湿功能,能锁住皮肤水分,缓解干燥和脱皮;其次,其生长因子如IGF-1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帮助减少细纹和皱纹,延缓皮肤衰老;此外,它还能修复受损皮肤屏障,舒缓炎症和刺激,适合...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评估报告:脱脂干初乳 (Defatted Dried Colostrum)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Colostrum ExtractBovine Colostrum Powder (Defatted)

原料来源

  • 生物来源:牛科动物(Bos taurus)产后24-72小时内分泌的初乳
  • 制备工艺:离心脱脂 → 低温巴氏灭菌 → 冷冻干燥/喷雾干燥 → 粉碎过筛
  • 物理形态:乳白色至淡黄色精细粉末,具特征性乳香
  • 关键处理:脱脂处理移除乳脂相,保留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 (工业标准:脂肪含量<1%)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屏障修复与强化 上调丝聚蛋白(FLG)和兜甲蛋白(LOR)表达;促进神经酰胺合成酶活性 ★★★☆ (细胞/离体研究) 体外实验显示增加角质形成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达40% (J.Dermatol Sci, 2018) 0.5-3%
抗炎与舒缓 抑制TNF-α、IL-6释放;阻断NF-κB炎症通路 ★★★☆ (细胞/动物研究) 乳铁蛋白组分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产生达70% (Immunobiology, 2016) 1-5%
抗氧化保护 清除ROS/RNS;上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 ★★★☆ (体外/离体) DPPH自由基清除率EC50=2.1mg/mL (Food Chem, 2017) 0.5-2%
抗衰老与促再生 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I/III型胶原合成 ★★☆☆ (初步研究)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胶原合成增加18% (厂商数据需验证) 2-5%
微生物平衡 乳铁蛋白夺取细菌铁离子;乳过氧化物酶系统抑菌 ★★★☆ (体外研究) 对痤疮丙酸杆菌抑菌圈直径达12mm(5%浓度)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20) 3-8%
"生长因子抗衰" 宣称EGF/TGF-β刺激细胞再生 ★☆☆☆ (争议) 注:生长因子生物活性在透皮吸收及配方稳定性存疑 (J.Cosmet Dermatol, 2021)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含量范围 基本性质 皮肤生物学功能
免疫球蛋白 IgG, IgA, IgM 15-25% 热敏感糖蛋白 免疫调节;病原体中和
乳铁蛋白 Lactoferrin 0.5-2 mg/g 铁结合糖蛋白 抗菌/抗炎/抗氧化
生长因子 EGF, TGF-β, IGF-1 μg级 pH敏感多肽 理论促再生 (透皮效率存疑)
乳过氧化物酶系统 Lactoperoxidase + SCN⁻ 酶活性10-30 U/g pH6-8活性最佳 广谱抑菌
寡糖与糖胺聚糖 乳糖、唾液酸 2-8% 强亲水性 保湿;益生元作用
维生素/矿物质 Vit A/D/E, Zn, Se 痕量-0.1% 热稳定性各异 协同抗氧化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体系:精华液、爽肤水(需注意溶解性)
  • 乳化体系:修复面霜、舒缓乳液
  • 特殊剂型:冻干粉、生物活性面膜

关键配伍注意事项

  • pH敏感:最佳pH 6.0-7.5,强酸/碱环境破坏免疫球蛋白结构
  • 热敏感:加工温度需<40°C,避免巴氏灭菌后二次受热
  • 防腐挑战:禁用强氧化性防腐剂(如过氧苯甲酰)

增效协同组合

  • 屏障修复:+ 神经酰胺 NP/AP + 胆固醇(3:1:1摩尔比)
  • 抗炎舒缓:+ 红没药醇 + 积雪草苷
  • 微生态平衡:+ α-葡聚糖寡糖 + 乳酸杆菌发酵物
  • 稳定性提升:+ 海藻糖(热保护剂)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CIR评级:安全(浓度≤5%)(CIR Final Report, 2019)
  • 致敏风险:低(乳清蛋白过敏者慎用)
  • 病原体控制:必须经巴氏灭菌(72°C/15s)

适用人群与禁忌

  • 推荐适用:屏障受损肌、敏感肌、微生态失衡皮肤
  • 相对禁忌:
    • 活动性牛乳蛋白过敏者
    • 重度痤疮炎症期(可能刺激)
  • 孕妇慎用:生长因子生物活性尚未充分评估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价格区间:中高端(原料成本$80-150/kg)
  • 概念捆绑:"生物活性修复"、"初乳免疫科技"
  • 代表品类:屏障修复霜、高端抗敏精华、微生态护肤品

认知误区与科学澄清

  • 误区1:"等同母乳功效"

    澄清:牛初乳IgG结构与人类不同,无直接免疫传递作用

  • 误区2:"生长因子抗皱"

    澄清:生长因子分子量(6-30kDa)透皮效率有限,临床证据不足

  • 科学传播重点:强调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屏障修复与抗炎机制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

  • 证据较充分的功效:屏障修复、抗炎舒缓、微生态调节
  • 配方优势:多靶点活性成分复合体,生物相容性高
  • 独特卖点:天然免疫调节成分来源

研究缺口与展望

  • 亟待突破:生长因子稳定化与递送技术 (如脂质体包裹)
  • 未来方向:
    • 标准化活性成分检测方法(如ELISA测IgG活性)
    •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功效宣称
    • 开发素食替代品(植物源免疫调节蛋白)

专家应用建议

推荐在舒缓修复类配方中以1-3%浓度添加,配伍屏障脂质增强功效,避免与强酸/强氧化成分同配方使用。需严格审核原料供应商的病原体检测报告及免疫球蛋白活性证书。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