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糖糊粉

赤糖糊粉

赤糖糊粉
中文名:赤糖糊粉
英文名:BLACK STRAP POWDER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保湿

成分详细分析

赤糖糊粉 (Molasses Powder)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来源

INCI名称: Saccharum Officinarum (Sugar Cane) Extract (通常标注为赤糖糊粉的标准化提取物形式)

植物来源: 由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榨汁后浓缩干燥制成,属糖蜜副产品 (来源: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5)

物理形态与常见规格

  • 形态: 细粉末,颜色从浅棕至深褐色
  • 溶解度: 水溶性良好,部分多糖成分需加热助溶
  • 纯度标准: 化妆品级通常要求重金属含量<10ppm,微生物达标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 多酚类(如阿魏酸)清除自由基,激活Nrf2/ARE通路 ★★★☆ (体外及动物模型证实) 1%浓度下DPPH清除率达78% (Food Chemistry, 2018) 0.5-2%
保湿 低分子量糖类(葡萄糖、果糖)形成水合层,多糖增强角质层水合 ★★★ (体外皮肤模型证实) 48小时保湿效果与甘油相当但黏腻感更低 3-5%
美白(需谨慎评估) 可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体外IC50≈2mg/mL) ★☆ (初步细胞实验) *注:尚未有完整人体试验数据支持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皮肤相关性
糖类 蔗糖、葡萄糖、果糖 水溶性,分子量180Da 保湿剂,渗透促进剂
多酚 阿魏酸、香豆酸 UV吸收性 (280-320nm) 抗氧化,抗炎
矿物质 钾、钙、镁 离子状态 维持皮肤屏障电解质平衡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体系: 面膜、爽肤水(需防腐强化)
  • 乳化体系: 乳液、膏霜(建议添加量≤5%)
  • 特殊应用: 发酵原料基底(含天然糖分)

推荐协同成分

  • 抗氧化增效: 维生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
  • 保湿增效: 透明质酸、β-葡聚糖
  • 稳定性注意: 避免与高浓度强酸/碱直接混合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当浓度≤10%)(CIR Report, 2016)
  • 致敏风险: 低(但糖蜜蛋白残留可能致敏)
  • 痤疮风险: 无直接关联性

适用人群警示

  • 推荐: 干性至中性皮肤
  • 谨慎使用: 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护理产品
  • 禁忌: 对甘蔗制品过敏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要概念: "天然糖类保湿"、"植物抗氧化"
  • 常见搭配: 有机认证产品、清洁美容概念
  • 过度宣称案例: "替代化学防腐剂"(无充分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优势总结: 兼具保湿与抗氧化的天然多糖来源,适合追求植物成分的配方体系。

研究缺口: 缺乏对赤糖糊粉特定组分(如糖蜜多酚)的靶向作用机制研究。

应用前景: 作为发酵培养基或微胶囊化活性物载体值得探索(参考:Cosmetics & Toiletries, 2021)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