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单苄醚
乙二醇单苄醚

中文名:乙二醇单苄醚
英文名:BENZYL GLYCOL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乙二醇单苄醚 (Ethylene Glycol Monobenzyl Ether) 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ETHYLENE GLYCOL MONOBENZYL ETHER (CAS号: 622-08-2 | EC号: 210-719-0)
来源与制备
工业合成主要通过乙二醇与氯化苄的威廉姆森醚合成反应制备: (依据:有机合成化学原理,Smith MB. 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7th ed.)
非天然来源,不存在于植物或生物体内,纯合成有机化合物。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溶剂/载体 | 破坏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降低活性成分扩散阻力 | 高 | 体外渗透研究证实可增强亲脂性分子透皮率 (2-5倍) | 0.5-5% |
皮肤调理剂* | 推测通过溶剂作用软化角质层 | 极低 | 无直接人体功效研究支持 | 未知 |
抗菌辅助* | 可能通过溶解细胞膜增强防腐剂效力 | 中低 | 体外试验显示与防腐剂有协同效应,无独立抗菌数据 | 未知 |
*注:皮肤调理与抗菌宣称缺乏人体临床试验支持,主要基于理论推测与厂商资料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学属性类别 | 特征描述 | 关键参数 |
---|---|---|
分子结构 | C6H5CH2OCH2CH2OH | 芳香醚醇 | 分子量:168.19 g/mol |
物理性质 |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微芳香气味 | 沸点:256-258°C | 密度:1.10 g/cm³ |
溶解特性 | 亲脂性溶剂 (log P=1.28) | 与水、醇、醚混溶 | 亨利常数:1.21×10-7 atm·m³/mol |
化学稳定性 | 对光敏感,遇强氧化剂分解 | 可能氧化生成苯甲醛 | 水解半衰期>1年 (pH 4-9) |
杂质风险 | 合成残留:苄基氯、乙二醇、二苄醚 | 需控制苄基氯<10 ppm (潜在致敏物)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类型
- 渗透增强剂:用于局部药物/活性成分输送系统
- 溶剂载体:溶解香精、防腐剂、防晒剂等脂溶性成分
- 粘度调节辅助:降低高粘度体系加工温度
协同成分系统
- 防腐增效:与苯氧乙醇、苯甲酸酯类复配降低总防腐剂用量 (体外证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 透皮促进:与丙二醇组合提升水杨酸等成分渗透率
- 稳定性优化:在无水配方中稳定维A类衍生物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数据
- 急性毒性:大鼠口服LD50 1,230 mg/kg(中等毒性)
- 皮肤刺激性:兔模型显示5%浓度引起轻度红斑 (OECD 404测试)
- 致敏潜力:豚鼠最大化试验阴性,但个案过敏报告存在
人体安全性评估
- 欧盟SCCS:未列入化妆品准许清单,建议最大浓度<1% (SCCS/1631/21意见书)
- CIR评估:数据不足未通过认证,需进一步生殖毒性研究
- 禁用人群:
- 婴幼儿及孕妇(潜在内分泌干扰疑虑)
- 屏障受损皮肤(渗透率增加风险)
- 湿疹/玫瑰痤疮患者(刺激风险提升)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应用比例:<0.3%上市产品(主要存在于染发剂、局部药物)
- 替代趋势:被苯氧乙醇、己二醇等更安全溶剂取代
消费者认知挑战
- 成分误解:常与"苯甲醇"混淆引发安全性质疑
- Clean Beauty影响:被EWG标注为"中高风险"(4/10分)
- 绿色认证排除:不符合COSMOS/Ecocert有机认证标准
7. 总结与展望
关键结论
- 功效价值:有效溶剂/促渗剂,但缺乏独立护肤功效证据
- 安全边界:限用浓度<1%,需严格监控苄基氯残留
- 监管风险:欧盟/中国未列入正面清单,存在禁用可能性
研究与发展方向
- 完善生殖发育毒性数据库(当前缺口)
- 开发微胶囊化技术降低皮肤直接接触
- 探索在经皮给药系统的医用价值
行业展望:作为功能溶剂的应用将持续萎缩,逐步被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双丙甘醇等更安全替代品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