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根提取物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根提取物

白术根提取物
中文名:白术根提取物
英文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ROOT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根提取物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茎在东亚传统医学(如中医)中广泛应用,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功效。

INCI名称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ROOT EXTRACT

植物来源与加工

  • 地理分布:主要栽培于中国浙江、安徽、湖南等地(注:野生资源已较少)
  • 提取部位:主根及侧根(通常3-4年生)
  • 常见提取方法:
    • 水提/醇提(乙醇浓度30-70%)
    • 超临界CO2萃取(用于挥发油组分)
    • 酶辅助提取(提高多糖得率)(来源: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 清除ROS(·OH、O2-),上调SOD、CAT酶活性 强(体外+动物模型) 100μg/mL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80%(依据:Food Chemistry, 2017) 0.1-1%
抗炎 抑制NF-κB通路,降低IL-6、TNF-α分泌 中等(体外研究) 50μg/mL可使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下降40-60%(参考: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2019) 0.5-2%
美白淡斑 潜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需更多验证) 弱(初步研究) 体外实验显示10%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率约30%(来源:厂商资料,未发表)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皮肤相关性
挥发油(约1-3%) 苍术酮、β-桉叶醇、白术内酯I-III 脂溶性,易渗透角质层 抗炎、调节皮脂分泌(依据:Phytochemistry, 2016)
多糖(约20-40%) AMPS-1(葡萄糖:半乳糖=3:1) 水溶性,分子量10-50kDa 保湿、屏障修复
多酚 阿魏酸、咖啡酸衍生物 UV吸收特性 抗氧化、抗光老化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体系:精华液、爽肤水(需注意多糖增稠)
  • 乳化体系:乳霜(挥发油组分需稳定化)
  • 特殊应用:微脂囊包裹提高渗透率

已验证协同成分

  • 抗氧化增效:维生素E(1:1复配时ORAC值提升2倍)
  • 抗炎协同:甘草酸二钾(降低IL-1β效果叠加)
  • 保湿强化:透明质酸钠(与多糖形成3D保湿网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已确认安全性

  • CIR评估为安全(使用浓度≤5%)(参考:CIR Final Report, 2018)
  • 未报告显著刺激性(兔眼试验阴性)

注意事项

  • 含潜在过敏原(倍半萜内酯类)发生率<0.3%
  • 孕妇慎用(传统医学禁忌)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应用于亚洲市场的中高端护肤线,常见定位:

  • "汉方草本"概念(配合人参、灵芝等)
  • 敏感肌修护产品(利用其抗炎特性)
  • 注:部分品牌夸大"美白"功效,缺乏充分临床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白术根提取物作为传统草药现代应用的典型案例:

  • 优势:抗氧化/抗炎机制明确,安全性高
  • 局限:美白等部分宣称需更多人体试验验证
  • 研究方向:标准化提取工艺(如特定多糖分子量控制)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