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提取物

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提取物

白头翁提取物
中文名:白头翁提取物
英文名:PULSATILLA CHINENSIS EXTRACT
别名:白头公、白头草、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天然提取物 / 植物成分

成分简介

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提取物是一种源自传统中草药的植物成分,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常用于其抗炎、抗氧化和舒缓特性。它含有天然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帮助减少皮肤红肿、炎症和刺激,适用于敏感或易长痘肌肤。此外,该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可辅助控制痤疮细菌,同时提供轻度保湿效果,增强皮...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提取物: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来源

INCI名称: PULSATILLA CHINENSIS EXTRACT

植物学来源: 毛茛科(Ranunculaceae)白头翁属(Pulsatilla)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的干燥根部或全草提取物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

传统应用与提取方式

  • 传统医学用途: 中医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外用治疗皮肤炎症 (参考:中药大辞典)
  • 现代提取工艺: 常用水或乙醇提取,部分研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以获得更高纯度活性成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抗炎 抑制NF-κB通路,降低IL-6、TNF-α等促炎因子表达 体外研究+动物模型证实 (依据:J Ethnopharmacol. 2015) 乙醇提取物在1-10 μg/mL浓度下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0.1-1% (配方中常见)
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激活Nrf2/ARE抗氧化通路 体外研究明确 (依据:Fitoterapia 2018) 含多种酚酸类化合物,ORAC值达12,000 μmol TE/g 0.5-2%
美白淡斑 可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干扰黑色素转运 初步体外证据 (注:需更多人体试验验证) 部分三萜皂苷成分显示酪氨酸酶抑制率约40%(1 mg/mL)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皮肤相关活性
三萜皂苷 白头翁皂苷B4、A3 水溶性,分子量800-1200 Da 抗炎、抗菌主要活性成分
酚酸类 原儿茶酸、咖啡酸 稳定,易穿透角质层 抗氧化、紫外线防护
生物碱 未知结构生物碱 含量低,性质不稳定 潜在刺激风险需评估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体系: 爽肤水、精华液(利用其水溶性成分)
  • 乳液/霜体: 需配合渗透促进剂(如1,2-戊二醇)

增效组合

  • 抗炎协同: 甘草酸二钾 + 红没药醇 (可降低IL-1β表达协同率达1.8倍)
  • 抗氧化协同: 维生素E + 阿魏酸 (自由基清除效率提升40%)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估: 未列入CIR评估名录,但传统外用历史显示良好耐受性
  • 潜在风险: 高浓度生物碱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 (建议使用浓度≤2%)

适用肤质

  • 推荐: 油性/混合性、炎症性皮肤(痤疮、玫瑰痤疮)
  • 慎用: 极度敏感肌需斑贴测试 (因含潜在致敏成分)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打概念: "草本抗炎"、"敏感肌舒缓"
  • 常见过度宣称: "根治痤疮"、"完全替代药物" (缺乏临床证据支持)

消费者认知

亚洲市场接受度较高(尤其中日韩),欧美市场仍属小众成分,多出现在"clean beauty"产品线中。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明确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适合纳入抗敏舒缓配方,但美白功效需更多验证。

研发方向: 需开展:①标准化提取工艺研究 ②人体临床功效验证 ③生物碱成分的安全阈值测定。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