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提取物

白薇(CYNANCHUM ATRATUM)提取物

白薇提取物
中文名:白薇提取物
英文名:CYNANCHUM ATRATUM EXTRACT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简介

白薇(CYNANCHUM ATRATUM)提取物是一种源自白薇植物的天然成分,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广泛应用。它具有多种功效:首先,其抗氧化性能有助于中和自由基,延缓皮肤老化过程,减少细纹和皱纹的出现。其次,白薇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能舒缓皮肤刺激,缓解红肿和敏感问题,适合敏感肌肤使用。此外,它还能提供保湿...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白薇(CYNANCHUM ATRATUM)提取物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Cynanchum Atratum Extract (白薇提取物)

植物来源

  • 科属:萝藦科(Asclepiadaceae)鹅绒藤属(Cynanchum)
  • 常用部位:根部提取为主,少数使用地上部分
  • 地理分布:东亚地区(中国、韩国、日本)(依据:Flora of China数据库)

传统应用

在传统中医中用于清热凉血、利尿通淋,外用治疗皮肤炎症和疮疡 (参考:《中华本草》第10卷)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 清除ROS,上调Nrf2/ARE通路 体外研究充分 DPPH清除率IC50=82.4μg/mL (强于普通维生素E) 0.1-1% (配方建议)
抗炎 抑制NF-κB和COX-2表达 体外+动物模型 降低TNF-α分泌达67% (LPS刺激模型) 0.5-2%
美白亮肤 潜在酪氨酸酶抑制 初步体外研究 抑制率38.2% (10mg/mL浓度) 数据不足
抗衰老 厂商宣称促进胶原合成 缺乏直接证据 *注:仅基于抗氧化功能的延伸推测 未确定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

抗氧化机制: 白薇提取物中的C21甾体苷类可显著降低MDA水平(脂质过氧化标志物),同时提高SOD和GSH-Px活性 (依据: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6)

抗炎通路: 通过抑制IκBα降解阻断NF-κB核转移,减少IL-6和PGE2产生 (参考:Fitoterapia 2018研究)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生物活性
C21甾体苷 Atratoside A-E 极性较大,水溶性 主要抗氧化/抗炎成分
苯乙酮衍生物 4-Hydroxyacetophenone 小分子,易渗透 潜在美白作用
多糖类 CAP-3 (酸性多糖) 高分子量 免疫调节
黄酮 Vitexin 中等极性 辅助抗氧化

提取工艺影响

  • 水提物:富含多糖,但甾体苷得率低
  • 醇提物(30-70%乙醇):最佳平衡甾体苷和黄酮含量
  • 超临界CO₂提取:可获得更高纯度苯乙酮衍生物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体系:爽肤水、精华液(需注意防腐挑战)
  • 乳液/霜:可增强稳定性
  • 免洗型产品:最佳功效发挥

增效组合

  • 抗氧化协同:维生素C衍生物 + 白薇提取物(自由基清除效率提升2.3倍)
  • 抗炎协同:甘草酸二钾 + 白薇(降低刺激因子协同效应)
  • 稳定性注意:避免与高浓度金属离子配伍(可能沉淀)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数据

  • CIR评估:无现行安全评估报告
  • 皮肤刺激性:动物测试显示1%浓度无刺激 (来源:韩国化妆品研究所数据)
  • 敏感肌测试:30人组0.5%用量,2例轻微泛红

使用限制

  • 孕妇慎用:缺乏充分安全性数据
  • 开放性伤口:避免使用
  • 建议浓度:0.1-2% (依据功效需求)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打概念:"汉方植物抗氧化"、"温和抗炎"
  • 价格区间:中高端($30-80/30mL精华)
  • 主要市场:亚洲地区(韩国品牌使用率最高)

消费者认知

调查显示68%消费者将其关联"天然温和",但仅12%了解具体功效机制 (来源:2023年亚太区化妆品成分认知调研)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 已验证: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较充分体外证据
  • 待研究:人体临床数据缺乏,渗透机制不明确

发展趋势

提取工艺优化(如酶辅助提取)可提高活性物得率;与微生物发酵技术结合可能增强功效 *注:目前仅实验室阶段研究

专家建议

建议配方师重点关注其抗氧化协同价值,避免过度功效宣称。需结合稳定性测试确定最佳配方体系。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