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白前提取物
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提取物
中文名:柳叶白前提取物
英文名:CYNANCHUM STAUNTONII EXTRACT
别名:白前提取物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天然提取物 / 植物成分
成分简介
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提取物是一种植物性成分,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常被用作天然活性物质。它具有抗氧化特性,能帮助中和自由基,减缓皮肤老化过程,并保护皮肤免受环境 stressors 的损害。此外,该提取物可能具有抗炎和舒缓作用,适用于敏感肌肤,能减轻红肿和刺激感。在保湿方面...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提取物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背景
INCI名称: CYNANCHUM STAUNTONII EXTRACT
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为萝藦科(Asclepiadaceae)鹅绒藤属植物,传统用于东亚地区草药体系。(来源:中国植物志,第63卷)
提取工艺与形态
- 常见提取部位:干燥根茎及根
- 典型溶剂:水/乙醇混合提取(比例影响活性成分含量)
- 成品形态:棕黄色至褐色液体或粉末,具特征性草药气味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抗炎舒缓 | 抑制NF-κB通路及COX-2表达,降低IL-6、TNF-α等促炎因子分泌 | 体外研究+动物模型证实 | 乙醇提取物在1%浓度下可减少小鼠耳肿胀模型炎症反应达47%(依据:J Ethnopharmacol. 2015) | 0.5-2% |
| 抗氧化 | 清除ROS,上调Nrf2/ARE通路增强细胞抗氧化防御 | 体外研究明确 | 含C21甾体苷类化合物,DPPH清除率IC50为28.7 μg/mL(依据:Fitoterapia 2018) | ≥1% |
| 抗菌(痤疮相关) | 抑制C. acnes生长(可能通过破坏细胞膜完整性) | 初步体外证据 | 对C. acnes MIC为125 μg/mL,但未验证皮肤适用性*注: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关联性 |
|---|---|---|---|
| C21甾体苷 | Stauntoside B, Cynastanoside A | 极性较大,水溶性良好 | 主要抗炎/抗氧化活性来源 |
| 苯丙素类 | 紫丁香苷(Syringin) | 中等极性,稳定性佳 | 协同抗氧化,潜在神经舒缓作用 |
| 挥发油 | α-蒎烯、桉油精 | 脂溶性,易挥发 | *注:提取工艺决定含量,可能刺激敏感肌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体系: 精华液、化妆水(需注意防腐挑战)
- 乳液/膏霜: 需优化乳化体系兼容性
- 避免高温处理: 甾体苷类可能热不稳定
增效组合
- 抗炎协同: 甘草酸二钾、红没药醇
- 抗氧化矩阵: 维生素E、积雪草提取物
- 谨慎配伍: 高浓度醇类可能沉淀某些苷类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估: 无公开安全评估报告,但同属植物提取物多被评定为低风险
- 致敏性: 未报告显著接触性皮炎案例(来源:有限临床观察)
- 孕妇慎用: 含潜在生物活性甾体结构,缺乏妊娠安全性数据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出现在"天然草本"定位的亚洲品牌中,常与汉方概念捆绑营销。*注:部分产品夸大传统用途与现代功效的直接关联
- 宣称热点: "古法祛痘"、"中医消炎"(需科学验证)
- 消费者反馈: 舒缓敏感肌评价两极分化,可能与提取工艺差异有关
7. 总结与展望
柳叶白前提取物的抗炎/抗氧化功效具备初步科学依据,但需更多临床级研究验证其皮肤应用效果。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
- 标准化活性成分含量控制方法
- 透皮吸收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 与微生物组互作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