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菜花/叶/茎提取物
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花/叶/茎提取物
中文名:豆瓣菜花/叶/茎提取物
英文名:NASTURTIUM OFFICINALE FLOWER/LEAF/STEM EXTRACT
别名:西洋菜花/叶/茎提取物、水田芥花/叶/茎提取物
安全性:
1
功效:香料, 肌肤调理
成分简介
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花/叶/茎提取物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成分,具有多重功效。在护肤品中,它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和硫代葡萄糖苷等抗氧化剂,能有效中和自由基,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和细纹。其抗炎特性有助于舒缓敏感、发红或受刺激的皮肤,适用于抗痤疮和舒缓产品。此...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花/叶/茎提取物专业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背景
INCI名称: NASTURTIUM OFFICINALE FLOWER/LEAF/STEM EXTRACT
物种学名: Nasturtium officinale (豆瓣菜,俗称西洋菜),属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水生植物。
提取工艺与形态
- 常见提取方式: 水或乙醇-水混合溶剂提取,部分厂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
- 物理形态: 通常为深绿色至棕褐色液体或粉末,具特征性草本气味。
- 活性保留: 低温提取工艺可最大限度保留热不稳定化合物 (参考: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抗氧化 |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提升内源性抗氧化酶(SOD, CAT)活性 | 强 (体外+动物实验) | 含高浓度芥子苷衍生物,DPPH清除率IC50≈12μg/mL (依据:Food Chemistry, 2016) | 0.1-1% |
| 抗炎 | 抑制NF-κB通路,降低IL-6、TNF-α分泌 | 中等 (体外+离体皮肤) | 苯乙基异硫氰酸酯(PEITC)可抑制COX-2表达 (参考:Phytomedicine, 2019) | 0.5-2% |
| 美白淡斑 | 潜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干扰黑素小体转移 | 初步研究 | 体外显示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率约35%(1mg/mL) (注:需人体验证) | 未知 |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
抗氧化机制中,豆瓣菜提取物含有的芥子醇苷在皮肤酶作用下转化为异硫氰酸盐,直接中和单线态氧(1O2)和羟基自由基(·OH)。动物实验显示可降低UVB诱导的皮肤脂质过氧化达62%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17)。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相关性 |
|---|---|---|---|
| 芥子苷类 | 葡糖豆瓣菜素(Glucobrassicanapin)、葡糖芜菁素(Glucotropaeolin) | 水溶性,热不稳定 | 前体物质,经酶解生成异硫氰酸盐(抗氧化/抗炎) |
| 酚酸类 | 绿原酸、咖啡酸、芥子酸 | pH敏感,紫外吸收 | 自由基清除,抑制MMP-1 |
| 维生素 | 维生素C(≈65mg/100g鲜重)、维生素K1 | 光/氧敏感 | 胶原合成辅助,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体系: 爽肤水、精华液(需添加螯合剂防止金属离子催化降解)
- 乳液/霜: 建议添加在低温阶段(<40℃)
增效组合
- 维生素C衍生物: 协同提升抗氧化网络再生能力
- 甘草酸二钾: 增强抗炎效果,降低刺激风险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安全(1%以下浓度)(参考:CIR 2015 Final Report)
- 潜在风险: 高浓度异硫氰酸盐可能引起轻微刺痛(敏感肌需谨慎)
适用肤质
- 推荐: 油性/混合性、抗氧化需求肌肤
- 慎用: 极度敏感肌(建议先Patch Test)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天然抗氧化复合物"成分出现在以下产品线:
- 绿色有机护肤品牌(占比42%)(来源:Mintel GNPD 2022分析)
- *注:部分厂商夸大宣称"排毒"功效,缺乏科学依据*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确证的抗氧化/抗炎活性使其成为植物多效成分,尤其适合针对环境污染的防护配方。
研究缺口: 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其美白和屏障修复功效,稳定化技术也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