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果提取物

冬瓜(BENINCASA HISPIDA)果提取物

冬瓜果提取物
中文名:冬瓜果提取物
英文名:BENINCASA HISPIDA FRUIT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冬瓜(BENINCASA HISPIDA)果提取物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BENINCASA HISPIDA (WINTER MELON) FRUIT EXTRACT

植物来源

  • 物种分类: 葫芦科(Cucurbitaceae)冬瓜属(Benincasa)
  • 药用部位: 成熟果实(通常包括果肉及外层蜡质表皮)
  • 地理分布: 原产东南亚,现广泛栽培于中国、印度、菲律宾等热带/亚热带地区 (参考:Flora of China vol.19)

提取工艺

  • 常见方法: 水/醇提取(乙醇或多元醇复合溶剂)
  • 关键参数: 通常采用低温冷榨结合超声波辅助萃取以保留热不稳定成分 (依据: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2020)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 清除ROS(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上调Nrf2/ARE通路 ★★★☆ (体外+动物实验证实) 在DPPH实验中显示EC50=0.8mg/mL,强于维生素C (Food Chemistry, 2015) 0.5-2%
抗炎 抑制COX-2、TNF-α和IL-6表达,阻断NF-κB信号通路 ★★☆☆ (体外研究明确,人体证据有限) 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模型中降低炎症因子40-60%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8) 1-3%
美白淡斑 可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小体转移 ★☆☆☆ (初步细胞实验) 在B16F10细胞中显示20%酪氨酸酶抑制率(5%浓度) (厂商未公开数据) 未知
保湿修复 厂商宣称含多糖类可增强水合作用 ☆☆☆☆ (无公开研究支持) *注:此宣称缺乏强有力的人体临床试验证据支持*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皮肤相关性
三萜类 齐墩果酸、熊果酸 脂溶性,分子量456-472Da 抗炎、抗氧化主力成分,经皮吸收率约12% (Phytochemistry, 2016)
酚酸类 对香豆酸、阿魏酸 水溶性,良好热稳定性 紫外线吸收能力(290-320nm波段)(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7)
多糖 阿拉伯半乳聚糖 分子量10-50kDa,高粘度 理论推测可形成保水膜,但缺乏渗透证据
微量元素 Zn、K、Se 离子状态存在 参与皮肤酶系统运作(如SOD含Zn)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体系: 爽肤水、精华液(需注意多糖导致的粘度问题)
  • 乳化体系: 乳液、面霜(三萜类需配合渗透增强剂)
  • 特殊应用: 晒后修复产品(结合其抗炎和紫外线吸收特性)

增效组合

  • 抗氧化协同: 与维生素E/绿茶提取物联用可提升自由基清除效率达1.8倍 (Cosmetics, 2021)
  • 抗炎协同: 搭配红没药醇可降低IL-1β表达协同率37%
  • 稳定性注意: 避免与高浓度金属离子(如Fe3+)配伍以防酚酸氧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安全(1A类,无已知不良反应) (CIR Report 2019)
  • 敏感肌测试: 在0-5%浓度下未报告刺激性(n=200,HRIPT测试)
  • 孕妇慎用: 虽无风险记录,但缺乏妊娠期专项研究

使用限制

  • pH敏感范围: 4.0-7.5(酸性条件下多糖易水解)
  • 温度限制: 长期储存应≤40℃以防三萜类异构化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 宣称趋势: 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或"东方传统成分"营销
  • 产品分布: 亚洲品牌使用率62%,欧美品牌28% (Mintel GNPD 2023)
  • 消费者误区: 常与"美白"功效过度关联,需科学引导

7. 总结与展望

现有优势: 具备明确抗氧化/抗炎活性的传统植物成分,安全性记录良好,适合开发温和型功效产品。

研究缺口: 需更多人体临床试验验证其透皮效率与长期效果,尤其对色素沉着的影响机制需深入阐明。

发展方向: 通过纳米载体(如脂质体)提升三萜类生物利用度,或与现代合成成分(如麦角硫因)构建协同体系。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