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
中文名: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
英文名:ERUCAMIDOPROPYL HYDROXYSULTAIN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Erucamidopropyl Hydroxysultaine

化学分类: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磺基甜菜碱类)

来源与制备

通过三步合成法制备:

  • 芥酸(Erucic acid,C22H42O2)与丙二胺缩合生成芥酸酰胺丙基二甲胺
  • 与3-氯-2-羟基丙磺酸钠进行季铵化反应
  • 纯化后获得目标产物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

(依据: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温和清洁 通过两性离子结构降低表面张力,在pH4-9维持电中性,减少角质层脂质溶解 强(体外/临床) 角膜蛋白溶解性试验显示比SLES低42% 1-5%
增稠稳定 长碳链(C22)增强疏水作用,与阴离子表活形成棒状胶束 强(流变学研究) 可使SLES体系粘度提升300% 0.5-3%
发用调理 阳离子季铵基团吸附带负电发丝,芥酸链形成疏水保护膜 中等(体外/感官) 梳理性提升35%(vs. 对照组) 0.5-2%
屏障修复* 理论推测:可能通过电荷平衡影响角质层脂质排列 弱(体外推测) 无直接人体证据 未知

*注:屏障修复功效主要为厂商宣称,缺乏充分临床证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结构特征 化学属性 功能影响
C22芥酸链 超长烷基链(22碳),单不饱和(ω-9) 增强增稠效率,提升疏水吸附性
羟基磺基甜菜碱 两性离子头基:季铵阳离子 + 磺酸阴离子 宽pH稳定性,低皮肤刺激性
酰胺连接键 -(CO)NH-基团 增强分子间氢键,提高泡沫稳定性

关键物化参数

  • 分子量:≈ 550 g/mol
  • CMC值:0.03-0.05 mM(极低表面张力)
  • Krafft点:< 0°C(低温稳定性佳)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高端洗发水/沐浴露(温和清洁体系)
  • 洁面啫喱/慕斯(增稠稳定核心)
  • 婴儿护理产品(低刺激诉求)

增效组合

  • 阴离子表活协同:与月桂酰肌氨酸钠复配降低刺激性达57%
  • 阳离子聚合物:与聚季铵盐-10形成透明凝胶网络
  • 油脂增效:提升硅油(如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稳定性

(参考:Cosmetics & Toiletries, 2020配方研究)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最高浓度5%)(CIR 2016)
  • 急性毒性:LD50 > 2000 mg/kg(大鼠口服)
  • 致敏性:HRIPT测试阴性(n=213)

使用注意事项

  • 敏感肌适用性:斑贴试验显示刺激率<0.3%(vs. SLES 8.2%)
  • 眼刺激性:Draize测试评分1.2/110(轻微)
  • 配伍禁忌:高浓度电解质(>5%)可能导致粘度下降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敏感肌专用清洁产品(溢价30-50%)
  • "无硫酸盐"宣称的关键替代成分
  • 天然来源营销点(芥酸常提取自菜籽油)

消费者洞察

  • 认知度:仅18%消费者识别该成分(vs. 甜菜碱类泛认知度65%)
  • 宣称偏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替代"概念接受度高
  • 误解风险:可能被误认为"芥末提取物"需引导说明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目前刺激性最低的磺基甜菜碱品种(角膜溶解值0.8 vs. CAPB 1.2)
  • 独特增稠性能(0.5%添加降低50%增稠剂用量)
  • 生物降解率>90%(28天OECD测试)

研究缺口

  • 长期屏障功能影响缺乏临床数据
  • 与新型生物表活(如糖苷类)的协同机制需探索
  • 微塑料替代潜力尚未验证

发展趋势

预计在以下领域增长显著:

  • 敏感头皮专用洗发水(2023-2028 CAGR 9.2%)
  • 无水洁颜产品(固态剂型应用)
  • 环保配方(替代PEG类乳化剂)

(市场数据:Global Cosmetic Industry 2023)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