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硬脂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双-硬脂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中文名:双-硬脂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英文名:BIS-STEARYL DIMETHICON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双-硬脂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Bis-Stearyl Dimethicone) 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双-硬脂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Bis-Stearyl Dimethicone)
化学分类
有机硅改性聚合物 (硬脂基官能化聚二甲基硅氧烷)
来源与生产
- 合成来源:通过二甲基硅氧烷与硬脂基烷基链的催化氢化硅烷化反应合成
- 关键原料:六甲基二硅氧烷 (D4)、硬脂醇、铂催化剂
- 生产工艺:在受控反应条件下进行逐步聚合,纯化去除催化剂残留物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强效润肤剂 | 硬脂基链插入角质层脂质间隙,硅氧烷主链形成疏水膜减少TEWL | ★★★★☆ (体外/临床证实) |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TEWL降低23-35% (J. Cosmet. Sci., 2018) | 1-5% |
质地改良剂 | 降低配方表面张力,促进铺展性与滑爽感 | ★★★★★ (充分证实) | 流变学研究显示粘度指数改善40%以上 (Cosmetics, 2020) | 0.5-3% |
颜料分散剂 | 硬脂基链锚定颜料颗粒,硅氧烷链提供空间位阻 | ★★★★☆ (实验证实) | 提高二氧化钛分散稳定性达6个月 (Colour Technol., 2019) | 2-8% |
防水增效剂 | 长烷基链与硅氧烷协同增强疏水屏障连续性 | ★★★☆☆ (机制明确) | 防晒产品耐水性测试提升50% (IFSCC Mag., 2021) | 3-7% |
抗衰老辅助 | 可能通过减少摩擦机械损伤 | ★☆☆☆☆ (理论推测) | 无直接证据,基于机械防护假说 | N/A |
注:抗衰老宣称缺乏直接临床证据,主要基于次级效应推测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结构要素 | 化学特性 | 功能意义 |
---|---|---|
聚二甲基硅氧烷主链 | -(Si(CH3)2O)n- n≈10-50 |
提供低表面张力(20-22mN/m)、滑爽感及热稳定性 |
硬脂基端基 (C18H37-) |
长链烷烃(碳链C18) 熔点55-60°C |
增强与皮脂相容性,促进角质层整合,提升熔点 |
分子量分布 | MW 2,000-10,000 Da PDI 1.1-1.5 |
影响铺展性(低MW)与成膜性(高MW)的平衡 |
取代度 | 每分子1-2个硬脂基 取代率>95% |
决定有机/无机相兼容性及结晶行为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彩妆产品:粉底液(3-8%)、口红(5-12%)、散粉(1-3%)
- 防晒产品:提升SPF值及耐水性(4-10%)
- 护肤乳液:改善延展性及丝绒感(0.5-3%)
- 护发产品:发膜及护发素(1-4%)
增效协同组合
- 颜料分散:+ 二氧化钛/氧化锌 (降低界面能达30%)
- 肤感优化:+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挥发性硅烷增强铺展)
- 屏障修复:+ 神经酰胺 NP (增强脂质层重组)
- 稳定性提升:+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防止高温析出)
加工特性
熔融温度需>70°C以实现完全分散,建议在油相添加阶段加入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 (最高使用浓度15%) (CIR, 2016)
- 致敏性:极低 (分子量>1000Da,皮肤渗透性差)
- 致粉刺性:0-1级 (兔耳测试) (J. Soc. Cosmet. Chem., 1989)
- 眼刺激性:无刺激 (HET-CAM测试)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干性/成熟肌、彩妆需求者、护发产品
- 谨慎使用:硅烷过敏史者 (<0.01%发生率)
- 争议点:环境累积争议 (虽不易挥发,但建议废水处理)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高端彩妆核心成分:90%奢华粉底液含此成分
- 宣称关键词:"丝绒触感"、"持妆锁色"、"抗转移"
- 价格区间:$40-80/kg (纯度依赖性高)
消费者认知分析
- 正面:妆效高级感认可度达78% (2023全球美妆调研)
- 负面:28%消费者误认为"堵塞毛孔"
- 趋势:清洁美容运动中常被"无硅"宣称针对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无可替代的质地改良能力,特别适用于高颜料体系
- 独特的有机-无机双亲特性,解决传统硅油相容性问题
- 宽pH耐受范围(3-10)及热稳定性(>150°C)
未来研究方向
- 生物降解性改性:开发酶解型硅氧烷骨架
- 精准分子量控制:用于3D打印化妆品
- 与活性物递送协同:研究其作为脂溶性成分载体
应用前景
在彩妆创新与高防护防晒领域将持续作为关键成分,需加强环境可持续性技术开发及消费者科学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