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15 椰油基甲基氯化铵
PEG-15 椰油基甲基氯化铵

中文名:PEG-15 椰油基甲基氯化铵
英文名:PEG-15 COCOMONIUM CHLORID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表面剂, 抗静电, 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EG-15 椰油基甲基氯化铵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PEG-15 椰油基甲基氯化铵(INCI: PEG-15 Cocomonium Chloride)属于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由天然椰油脂肪酸衍生并经乙氧基化改性而成 (依据:INCI命名规则及CIR化妆品成分手册)。
来源与生产
- 原料来源:椰油脂肪酸(C12-C18链长)与甲基氯化铵反应后,接枝15单位环氧乙烷(EO)
- 合成路径:两步法工艺:
1) 椰油胺与氯甲烷季铵化 → 2) 乙氧基化修饰 (参考: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原理
通过阳离子-阴离子相互作用与角质层负电荷结合,形成定向分子膜,其PEG链增强水合能力 (依据: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6)。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静电 | 中和头发/皮肤表面负电荷,减少电子转移 | ★★★☆ (体外&人体验证) | 0.5%浓度降低静电60%以上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 0.2-1.0% |
调理&柔顺 | 阳离子基团吸附毛小皮,PEG链提供润滑 | ★★★☆ (多项临床观察) | 显著改善梳理性(p<0.0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ichology, 2017) | 0.5-2.0% |
"深层修复" | 厂商宣称可渗透角质层修复脂质结构 | ★☆☆☆ (理论推测) | 无直接证据支持修复能力 (来源:厂商技术白皮书)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链结构 | 椰油基甲基氯化铵(C12-C18) | 阳离子电荷密度:~1.2 meq/g |
PEG修饰 | 15单位环氧乙烷(EO) | HLB值:~14.5(水溶性增强) |
杂质控制 | 游离胺<0.1%,二噁烷<10ppm | 符合ICH Q3C标准 (参考:USP通则)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护发素/发膜(占比70%市场应用)
- 沐浴露(pH 5.5-7.0体系)
- 湿巾防腐增效剂 (依据:Personal Care Products Council数据)
协同成分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SLES):降低刺激性,增强泡沫稳定性
- 硅油(如聚二甲基硅氧烷):协同提升滑顺感
- 多元醇(甘油/丙二醇):防止PEG链结晶析出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安全浓度≤5% (参考:2019 CIR最终报告)
- 眼刺激性:兔眼测试显示轻微刺激(Draize评分1.5/10)
- 敏感肌注意:破损皮肤可能引发刺痛感 (依据:Dermatitis, 2020病例报告)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中端护理产品调理剂,常与"天然椰油衍生"概念捆绑营销。2022年全球用量约8,200吨/年,年增长率4.3% (来源:Grand View Research市场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PEG-15 椰油基甲基氯化铵作为经典型阳离子调理剂,其抗静电和柔顺功效具有扎实科学基础,但在"修复"等进阶宣称上需更多证据。未来可能面临环保压力(PEG降解性问题)和无PEG趋势的挑战 (参考:Sustainable Chemistry and Pharmac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