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铵盐-18 膨润土
季铵盐-18 膨润土
中文名:季铵盐-18 膨润土
英文名:QUATERNIUM-18 BENTONITE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头发调理剂、抗静电、黏度控制
成分简介
季铵盐-18 膨润土是一种经过季铵盐-18 改性的膨润土粘土,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用作增稠剂、悬浮剂和稳定剂。它能增加产品粘度,改善质地,使其更顺滑易涂抹。同时,它帮助悬浮固体颗粒,防止沉淀,确保成分均匀分布。由于其吸附特性,它能吸收皮肤多余油脂,适合油性皮肤产品,如控油乳液或面膜。在护发品中,它也...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季铵盐-18 膨润土 (Quaternium-18 Bentonite) 专业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Quaternium-18 Bentonite (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
原料来源与加工
- 天然来源: 膨润土矿(主要成分为蒙脱石粘土),经开采、提纯、干燥粉碎
- 化学改性: 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膨润土层间阳离子(Na⁺/Ca²⁺)置换为季铵盐-18阳离子(二氢化牛脂基二甲基氯化铵)(工艺参考:USPTO专利US3862034)
- 形态特征: 白色至灰白色细粉末,具有典型层状硅酸盐结构
原料功能定位
主要作为流变调节剂、悬浮稳定剂和粘度增强剂应用于化妆品配方(来源:国际化妆品原料词典)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流变控制与增稠 | 季铵盐基团扩大粘土层间距,形成"卡屋结构"(Card House Structure),通过边缘-面氢键网络锁住液相 | ★★★★☆ (充分证实) | 流变学研究表明剪切稀变行为显著(屈服值>200 Pa)(Colloids and Surfaces A, 2018) | 0.5-5% w/w |
| 悬浮稳定 | 三维网络结构提供屈服应力,防止颗粒沉降(斯托克斯定律对抗) | ★★★★☆ (充分证实) | 在含锌氧化物配方中保持>6个月稳定性(J. Soc. Cosmet. Chem, 2015) | 1-3% w/w |
| 肤感改良 | 降低配方的粘腻感,提升铺展性(通过剪切变稀行为) | ★★★☆☆ (多项人体评估) | 在防晒产品中降低粘腻感评分35%(厂商临床评估报告) | 0.8-2% w/w |
| "毛孔吸附清洁" | 理论推测:阳离子特性可能增强对皮脂吸附 | ★☆☆☆☆ (推测性) | 注:缺乏直接皮肤吸附证据,体外实验显示油脂吸附量<膨润土原土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结构 | 基本性质 |
|---|---|---|
| 硅酸盐骨架 | 蒙脱石 (Si8Al3.2Mg0.8O20(OH)4)n- | 层状结构,层间距≈1.2nm(改性前) |
| 有机阳离子 | 季铵盐-18 [R2N+(CH3)2]Cl- (R=牛脂基) | C链长度C14-C18,阳离子交换容量(CEC) 80-100 meq/100g |
| 改性结构 | 层间插入季铵盐(倾斜双层排列) | 层间距扩大至≈2.8-3.2nm,接触角>90°(疏水性) |
| 杂质控制 | 游离季铵盐含量 < 1%,铅含量 < 5ppm | 需符合ICH Q3D元素杂质要求(USP <232>)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彩妆: 睫毛膏(抗沉降)、粉底液(悬浮颜料)
- 防晒: 高SPF乳液(稳定二氧化钛/氧化锌)
- 护发: 洗发水(增稠/减少SLS刺激性)
- 止汗剂: 悬浮铝盐复合物
增效协同组合
- 与极性油协同: 在异十二烷中粘度提升200% vs. 矿物油(流变学数据)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与SLES形成"静电复合物",减少刺激同时维持粘度
- 多元醇辅助分散: 丙二醇/甘油(>10%)提升分散效率
工艺要点
需高剪切分散(>2000rpm),建议预分散于油相,最佳活化温度60-70℃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估: 安全浓度≤5%(作为驻留型产品成分)(CIR Report 2018)
- 致敏性: 豚鼠最大化试验(GPMT)阴性,但含游离季铵盐时可能致敏
- 眼刺激性: 兔眼试验显示可逆轻微刺激(主要因粉末物理特性)
使用限制与警示
- 避免与强阴离子成分:可能发生絮凝(如高浓度柠檬酸、焦磷酸盐)
- pH适应性:稳定范围pH 4-10(强酸环境层结构破坏)
- 特殊人群:受损皮肤慎用(物理摩擦风险)
毒理学数据摘要
- LD50(大鼠经口)>5000 mg/kg
- 致突变性(Ames试验):阴性
- 光毒性:无报告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替代品比较: 相比传统膨润土,提供更优的电解质耐受性
- 价格区间: 高端流变调节剂($25-40/kg vs. 普通膨润土$5-10/kg)
- 宣称趋势: 多标榜"天然来源"+"科技改性"双重概念
消费者认知误区
- 误解1: "吸附毒素"功效 - 无临床证据支持皮肤排毒
- 误解2: "控油"主功效 - 实际控油效果弱于水杨酸/黏土面膜
- 成分表标注: 常被误读为"化学防腐剂"(因Quaternium前缀)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无可替代的悬浮能力:特别适用于高密度无机防晒剂配方
- 工艺兼容性:在无水/低水体系中表现优异
- 触感优化价值:解决高粘度配方粘腻痛点
局限性
- 阳离子特性限制其在强阴离子体系的应用
- 高添加量可能导致配方光泽度下降
- 原料批次稳定性挑战(受蒙脱石矿床变异影响)
研究前沿展望
- 药物载体潜力:层间空间可负载维A酸等活性物(初步体外研究)
- 绿色改性工艺:开发生物源季铵盐替代牛脂基
- 响应型凝胶:开发pH/温度双响应型智能体系
专家使用建议
作为配方架构型成分,建议在开发早期加入流变体系设计,重点关注其与电解质的兼容性及分散工艺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