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PPG-14/7 二甲基醚

PEG/PPG-14/7 二甲基醚

PEG/PPG-14/7 二甲基醚
中文名:PEG/PPG-14/7 二甲基醚
英文名:PEG/PPG-14/7 DIMETHYL ETHER
别名:
安全性:
1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表面剂, 保湿

成分详细分析

PEG/PPG-14/7 二甲基醚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PEG/PPG-14/7 二甲基醚 (Polyethylene Glycol/Propylene Glycol-14/7 Dimethyl Ether)

化学分类

  • 聚醚类化合物 (由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共聚而成)
  • CAS号:9038-95-3

来源与生产

通过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在碱性条件下开环聚合,再经甲基化反应制得(参考:化妆品原料生产技术手册)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保湿与润肤 通过氢键结合水分子,形成动态水合层;降低角质层TEWL值 高 (多项体外及临床研究) 在5-10%浓度时可使TEWL降低18-22% (依据:2017年皮肤屏障研究期刊) 2-15%
渗透增强 暂时性扰动角质层脂质排列,提高极性物质渗透性 中 (体外皮肤模型证实) 对水溶性成分渗透率提升1.8-3倍,但不破坏屏障完整性 (参考:2019年药物递送研究) 3-8%
抗氧化辅助 可能与稳定抗氧化剂分子结构有关 低 (理论推测) *注:仅厂商宣称,缺乏直接证据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聚乙二醇(PEG)段 -(CH2CH2O)14- 亲水性强,HLB≈12
聚丙二醇(PPG)段 -(CH2CH(CH3)O)7- 疏水性,提供润滑性
末端基团 CH3-O- 增强化学稳定性

关键参数

  • 分子量:≈800-1000 Da
  • EO/PO比例:14:7 (亲水/疏水平衡)
  • 表面张力:32-35 mN/m (25℃)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领域

  • 护肤:精华液(8-12%)、面霜(3-5%)
  • 彩妆:粉底液(2-4%)改善延展性
  • 防晒:助溶UV filters(如阿伏苯宗)

协同成分

  • 保湿增效:透明质酸钠、甘油
  • 渗透促进:烟酰胺、维生素C衍生物
  • 稳定性提升:乙基己基甘油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 (安全) (参考:2016年CIR最终报告)
  • 致敏性:极低 (≤0.3%案例报告)
  • 眼部刺激:浓度>15%可能引起短暂刺激

适用人群

  • 推荐:干性至混合性肌肤
  • 谨慎使用:脂溢性皮炎急性期
  • 孕妇:无明确禁忌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宣称

  • 科学型品牌:强调"智能保湿"和"促渗技术"
  • 部分营销宣称: "72小时锁水" (注:缺乏对照研究支持)

消费者反馈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83%用户认可其"不粘腻的保湿感",但12%敏感肌报告轻微刺痛(来源:2023年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论坛数据)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优秀的亲水-疏水平衡能力
  • 与多种活性成分兼容性好
  • 安全性记录良好

未来方向

需更多长期人体功效研究,特别是关于其渗透增强作用的精准调控机制。在微塑料问题背景下,需关注其环境降解性研究(参考:2022年绿色化学期刊)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