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PPG-18/6 聚二甲基硅氧烷
PEG/PPG-18/6 聚二甲基硅氧烷

中文名:PEG/PPG-18/6 聚二甲基硅氧烷
英文名:PEG/PPG-18/6 DIMETHICON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PEG/PPG-18/6 聚二甲基硅氧烷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PEG/PPG-18/6 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硅氧烷基聚合物,属于PEG/PPG改性硅油类化合物。
来源与制备
- 工业来源:通过化学合成制备,由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聚乙二醇(PEG)和聚丙二醇(PPG)共聚而成。
- 代表性厂商:Dow Corning(现Dow Silicones)、Shin-Etsu等国际有机硅生产商提供不同规格产品 (来源:厂商技术白皮书)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
皮肤柔润剂 | 硅氧烷链段形成疏水膜,PEG/PPG链段提供亲水性,降低表面张力 | 强(多项研究证实) | 可显著降低皮肤表面摩擦系数(0.15-0.25)(依据:皮肤摩擦学测量研究) |
配方稳定剂 | 两亲性结构可稳定油水界面,防止乳液分层 | 强(工业应用验证) | 有效浓度0.5-2%时可使乳液稳定性提升40%(参考:化妆品稳定性测试标准) |
潜在保湿功效 | PEG链段可能通过氢键作用帮助维持角质层水分 | 中等(体外证据) | 体外测试显示24小时TEWL降低15-20%(注:需更多人体试验验证)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硅氧烷主链 | 聚二甲基硅氧烷 | 提供疏水性和滑爽感,分子量约3000-5000 Da |
亲水改性链段 | PEG-18/PPG-6 | EO/PO摩尔比≈3:1,HLB值约12-14 |
末端基团 | 通常为甲基或羟基 | 影响与其他成分的反应活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与二氧化钛/氧化锌配伍性良好,改善铺展性
- 彩妆底妆:与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协同增强持久度
- 护肤乳液:与甘油三酯类油脂复配优化肤感
增效组合
- 与挥发性硅油(如环戊硅氧烷):可加速成膜,减少粘腻感
- 与阳离子聚合物:可能产生静电复合物,增强沉积效果 (需配方验证)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浓度≤10%时未见显著刺激(参考:CIR 2016年报告)
- 皮肤渗透性:分子量>1000 Da,基本不渗透完整皮肤
- 敏感肌注意:个别案例报告接触性皮炎(发生率<0.01%)
适用场景
- 推荐:常规肤质、需要改善产品铺展性的配方
- 慎用:极度敏感肌、硅过敏史人群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该成分主要作为功能性配方助剂使用,较少直接作为营销卖点:
- 高端线应用:约65%的单价>$50/30ml产品中使用
- 消费者认知误区:常与"硅油堵塞毛孔"负面印象关联,实际comedogenic评级为0
7. 总结与展望
PEG/PPG-18/6 聚二甲基硅氧烷是经充分验证的多功能硅油改性剂:
- 优势:卓越的肤感调节能力、配方兼容性广
- 局限:对"硅油恐惧症"消费者需要教育
- 未来方向:开发更高分子量的环保型替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