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二花生酸酯

甘油二花生酸酯

甘油二花生酸酯
中文名:甘油二花生酸酯
英文名:GLYCERYL DIARACHIDAT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甘油二花生酸酯 (Glyceryl Dibehenat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Glyceryl Dibehenate

CAS号: 77538-19-3

化学式: C45H86O5

来源与制备

  • 天然来源: 部分存在于植物油脂(如菜籽油、花生油)中,但商业化产品多为合成制备 (来源: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 合成方法: 通过甘油与花生酸(二十二烷酸)的酯化反应制得,需控制反应条件以避免单酯或三酯副产物 (参考:European Journal of Lipi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功效与科学证据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皮肤屏障修复 填充角质层脂质间隙,模拟天然神经酰胺结构 体外模型证实 (证据等级:B) 离体皮肤实验显示TEWL降低12-18% (依据:Dermat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0) 1-5%
乳化稳定剂 形成α晶型凝胶网络结构 充分证实 (证据等级:A) pH 3-9范围内保持稳定 (参考: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8%
抗氧化辅助 可能通过酯键水解释放花生酸 理论推测 体外研究显示花生酸有微弱自由基清除能力 (需进一步验证)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二酯化合物 甘油二花生酸酯 熔点68-72℃,HLB值≈3
相关杂质 单酯/三酯混合物 商业产品纯度通常≥85%

分子特性

  • C22长链脂肪酸: 提供强疏水性
  • 极性头基: 保留甘油骨架的轻度亲水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膏霜类: 提供稳定膏体结构
  • 防晒产品: 增强抗水性能

协同成分

  • 神经酰胺: 共同修复屏障 (协同指数1.2-1.5)
  • 硅弹性体: 改善铺展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1级) (依据:2015年评估报告)
  • 致痘性: 低风险 (comedogenicity 1)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功能性辅料出现在高端修复类产品中,但较少单独宣传。

7. 总结与展望

该成分在物理屏障修复配方稳定性方面具有明确价值,但生物活性功效需更多临床验证。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