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二油酸酯
甘油二油酸酯

中文名:甘油二油酸酯
英文名:GLYCERYL DIOLEAT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甘油二油酸酯 (Glyceryl Dioleat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Glyceryl Dioleate
CAS编号: 25637-84-7
化学式: C39H72O5
来源与制备
- 天然来源: 主要从植物油(如橄榄油、棕榈油)中提取油酸后酯化合成 (依据:化学合成工艺标准手册)
- 合成方法: 甘油与油酸在催化剂作用下酯化反应,需控制反应条件以获得高纯度产物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功效与科学依据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润肤与屏障修复 | 填充角质层脂质间隙,模拟天然皮脂结构 | 强(多项体外及临床研究) | 可提升角质层水合度15-20% (参考: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18) | 1-5% |
促渗透作用 | 暂时性扰动角质层脂质排列 | 中等(体外皮肤模型证实) | 对亲脂性成分促渗效果显著 注:需结合其他渗透增强剂协同作用 | 2-8% |
抗氧化辅助功效 | 可能通过油酸残基捕获自由基 | 弱(仅细胞实验间接证据) | *厂商宣称,未在人体皮肤证实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二酰基甘油酯 | 1,2-甘油二油酸酯(主成分) | 熔点约-5℃,HLB值~3.5 |
伴随物 | 单油酸甘油酯(<5%) | 可能影响乳化性能 |
氧化产物 | 过氧化衍生物(需控制) | 需监控酸值≤2 mg KOH/g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乳化体系: 作为W/O型辅助乳化剂
- 膏霜类: 提供延展性与滋润感
- 防晒产品: 增强UV过滤剂分散性
增效组合
- 与神经酰胺: 协同修复屏障 (依据:皮肤屏障修复研究, 2020)
- 与硅弹性体: 改善肤感清爽度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评估结论
- CIR评级: 安全(1-5%用量)(参考:CIR 2016最终报告)
- 致痘风险: 低(comedogenic rating 1)
- 敏感肌注意: 高纯度产品更适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功能性辅料出现在中高端护肤线,常与"天然来源"概念绑定。消费者对其认知度低于甘油三酯类,但专业配方师重视其稳定性和多功能性。
7. 总结与展望
甘油二油酸酯是经充分验证的润肤剂和助渗剂,未来研究可能聚焦于:
- 与纳米载体技术的结合应用
- 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