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扁桃油不皂化物
甜扁桃(PRUNUS AMYGDALUS DULCIS)油不皂化物
中文名:甜扁桃油不皂化物
英文名:PRUNUS AMYGDALUS DULCIS (SWEET ALMOND) OIL UNSAPONIFIABLES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1
功效:黏度控制
成分简介
甜扁桃油不皂化物是从甜扁桃油中提取的非皂化部分,富含甾醇、维生素E和角鲨烯等成分。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它主要发挥保湿、抗氧化和舒缓作用。它能深层滋润皮肤,改善干燥和粗糙问题;其抗氧化性能帮助中和自由基,延缓皮肤老化;同时具有抗炎特性,可舒缓敏感或受刺激的肌肤。此外,它还能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水分流失...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甜扁桃(PRUNUS AMYGDALUS DULCIS)油不皂化物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PRUNUS AMYGDALUS DULCIS (SWEET ALMOND) OIL UNSAPONIFIABLES
来源与提取
通过甜扁桃(Prunus amygdalus dulcis)冷压油经皂化反应后分离获得,保留不溶于碱性溶液的非皂化组分。主要生产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加利福尼亚。(依据:ISO 21389标准提取工艺)
物理特性
- 形态:粘稠黄色至琥珀色液体
- 溶解度:脂溶性,不溶于水
- 稳定性:抗氧化性优于全油,需避光保存
- 浓度:占原油脂总重的0.5-1.5%(来源: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 |
|---|---|---|---|---|
| 屏障修复 | 激活PPAR-α受体促进神经酰胺合成;填充角质层脂质间隙 | 高 (体外+人体) | 离体皮肤实验显示24h内角质层脂质重组率↑27%(来源:Int J Cosmet Sci 2018) | 1-3% |
| 抗氧化保护 | 清除ROS;增强SOD/GPx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 | 中高 (体外+离体) | DPPH自由基清除率EC50=0.8mg/mL(来源:Food Chem Toxicol 2020) | 0.5-2% |
| 抗炎舒缓 | 抑制COX-2/PGE2通路;降低TNF-α/IL-6表达 | 中 (体外) | 巨噬细胞模型中炎症因子↓40%(来源:Phytother Res 2019) | 1-5% |
| 延缓光老化 | 抑制MMP-1胶原酶活性;促进I型胶原合成 | 中 (体外) | 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18%(来源:J Dermatol Sci Suppl 2017) | 未确定 |
| 深层滋养* | 推测通过脂肪酸改善表皮流动性 | 低 | 注:主要为厂商感官宣称,缺乏机制研究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含量范围 | 皮肤作用 |
|---|---|---|---|
| 植物甾醇 | β-谷甾醇(60-70%) 菜油甾醇 豆甾醇 |
50-80% | 屏障修复核心成分,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 |
| 生育酚 | α-生育酚 γ-生育酚 |
15-30% | 脂溶性抗氧化剂,保护细胞膜完整性 |
| 角鲨烯 | 角鲨烯异构体 | 5-15% | 皮脂天然成分,增强脂质流动性 |
| 三萜烯醇 | 环阿屯醇 24-亚甲基环阿屯醇 |
3-8% | 潜在抗炎活性(体外证据) |
| 脂肪醇 | 二十八烷醇 三十烷醇 |
1-3% | 乳化稳定剂,辅助渗透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类型
- 修复类产品:屏障霜(协同神经酰胺)
- 抗衰精华:(协同维A醇/肽类)
- 舒缓制剂:晒后修复/敏感肌护理(协同红没药醇)
- 高活性载体:脂溶性成分输送系统
增效组合
- 神经酰胺NP:提升板层小体形成效率+37%
- 亚油酸:协同增强PPAR-α激活效应
- 维生素E:抗氧化网络循环再生
- 肽类(棕榈酰三肽-8):胶原合成协同增效
配方要点
- 最适pH范围:5.0-7.0(超出会降低甾醇活性)
- 推荐添加量:0.5-5%(根据功效需求调整)
- 需配合乳化剂(建议:卵磷脂/PEG-free体系)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最高等级)(依据:CIR 2016最终报告)
- 致敏性:极低(去除蛋白杂质后)
- 光毒性:无报告
- 致粉刺性:0-1(极低)
注意事项
- 坚果过敏者:理论风险<0.001%(精炼去除过敏原)但仍建议警示
- 痤疮患者:高纯度产品适用,避免与致痘油脂复配
- 眼部使用:安全(OECD 437眼刺激试验阴性)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修复线核心成分(定位>$50/30ml)
- "纯净美妆"认证成分(EWG VERIFIED®)
- 医美术后修复产品标配组分
消费者洞察
- 认知度:全油认知度82% vs 不皂化物认知度28%(来源:2023 Cosmetic Ingredient Survey)
- 宣称偏好:"屏障修复"(76%)、"天然来源"(68%)、"高活性"(52%)
- 误解点:40%消费者误认为含坚果过敏原(需成分教育)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优势
- 科学验证:明确的屏障修复机制与抗氧化数据支持
- 配方友好:热稳定性佳(80℃/48h活性保留>95%)
- 可持续性:杏仁壳副产物利用率>90%
研究缺口
- 抗皱功效需更多人体临床试验验证
- 透皮吸收动力学数据不足
- 不同提取工艺的活性成分差异量化
未来方向
- 纳米载体技术提升植物甾醇生物利用度
- 与皮肤微生物组互作机制研究
- 绿色化学提取工艺开发(超临界CO₂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