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扁桃壳粉
甜扁桃(PRUNUS AMYGDALUS DULCIS)壳粉
中文名:甜扁桃壳粉
英文名:PRUNUS AMYGDALUS DULCIS (SWEET ALMOND) SHELL POWDER
别名:甜杏仁壳粉、杏仁壳粉
安全性:
1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简介
甜扁桃壳粉是从甜杏仁壳中提取的天然粉末,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用作温和的物理去角质剂。它通过微小的颗粒帮助去除皮肤表面的死皮细胞和杂质,促进细胞更新,使肌肤更光滑、柔软。此外,这种成分能改善产品质地,增加磨砂或清洁配方的效果,常用于磨砂膏、洁面产品和面膜中。由于其天然特性,甜扁桃壳粉通常对敏感肌肤较为...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甜扁桃(PRUNUS AMYGDALUS DULCIS)壳粉 - 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PRUNUS AMYGDALUS DULCIS (SWEET ALMOND) SHELL POWDER
植物来源与制备
- 物种: 蔷薇科李属植物甜扁桃(Prunus amygdalus var. dulcis)
- 使用部位: 果实外壳(内果皮),通常为杏仁加工副产品
- 加工方法:
- 机械破碎后精细研磨
- 分级筛分控制粒径(通常50-500μm)
- 灭菌处理(伽马射线或EO灭菌)
历史与传统应用
地中海地区传统皮肤护理中用于物理去角质,20世纪90年代起被化妆品工业系统化利用(来源:Ethnopharmacological records)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物理去角质 | 通过硬质微粒机械摩擦移除角质层老化细胞 | ⭐⭐⭐⭐☆ (临床确认) |
离体皮肤测试显示角质层减薄15-25%(来源:J Cosmet Sci. 2007) | 2-10% |
| 改善肤质纹理 | 促进角质更新+刺激胶原再生(微损伤诱导) | ⭐⭐⭐☆☆ (临床证据有限) |
8周人体试验显示皮肤粗糙度降低18%(来源:Dermatol Ther. 2015) | 5-15% |
| 促进活性成分渗透 | 角质层屏障短暂削弱(微通道形成) | ⭐⭐☆☆☆ (体外证据) |
Franz细胞模型显示水杨酸渗透增加40%(来源:Int J Pharm. 2018) | 3-8% |
| 吸附油脂与清洁 | 多孔结构物理吸附皮脂(比表面积≈2.5m²/g) | ⭐⭐⭐☆☆ (离体证据) |
皮脂吸附率≈0.8mL/g(来源:Cosmetics. 2020) | 1-5% |
| 抗氧化 | 微量酚类物质自由基清除 | ⭐☆☆☆☆ (理论推测) |
ORAC值仅≈200μmol TE/g(注:显著低于专业抗氧化剂)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在壳粉中的功能/贡献 |
|---|---|---|---|
| 纤维素 | β-葡萄糖聚合物 | 不溶于水,硬度≈3.5莫氏 | 提供结构支撑与摩擦特性 |
| 半纤维素 | 木聚糖/葡甘露聚糖 | 部分水合性 | 影响颗粒吸水性及分散性 |
| 木质素 | 苯丙烷聚合物 | 疏水,抗微生物 | 增强颗粒稳定性 |
| 矿物元素 | 钾/钙/镁盐 | 灰分含量≈2.1% | 影响导电性与pH缓冲 |
| 微量酚类 | 鞣花酸/没食子酸 | 含量<0.3% | 潜在抗氧化(注:实际贡献有限)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清洁类: 磨砂洁面膏/沐浴露(浓度3-8%)
- 面膜类: 粘土面膜(协同吸附,浓度5-15%)
- 身体护理: 身体磨砂(浓度10-20%)
- 特殊应用: 头皮清洁产品(浓度1-3%)
协同效应机制
- + 化学去角质剂(AHA/BHA): 物理+化学双重去角质(注意:高浓度组合可能加剧刺激)
- + 高岭土/膨润土: 协同吸附皮脂(吸附效率提升50%)
- + 舒缓成分(红没药醇): 缓解机械摩擦潜在刺激
- + 油溶性活性物: 渗透促进(如视黄醇透皮率↑25%)
加工注意事项
- 避免高剪切均质(防止颗粒破碎)
- 终产品pH耐受范围:4.0-8.5
- 温度稳定性:<80℃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刺激性: 物理摩擦可能致敏(树坚果过敏者慎用)
- 致敏性: 蛋白残留量<0.001%(来源:CIR Final Report 2011)
- 微生物控制: 需灭菌处理(TAMC<100 CFU/g)
适用人群与禁忌
- 适用: 油性/混合性皮肤(非敏感肌)
- 慎用:
- 活动性痤疮/玫瑰痤疮
- 树坚果过敏史(交叉反应风险0.3%)
- 禁用: 屏障受损皮肤(湿疹/皮炎急性期)
法规状态
- 中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版)收录
- 欧盟CosIng数据库:允许使用
- CIR安全评估:安全浓度≤20%(淋洗类产品)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价格区间: $15-40/kg(有机认证溢价50%)
- 宣称热点: "天然去角质"、"生态友好"(副产品利用)
- 品类分布: 天然有机线(占比65%)、大众护肤线(30%)
消费者认知分析
- 积极反馈: 肤感细腻(vs核桃壳粉)、即时光滑感
- 争议点:
- 过敏风险认知不足(仅23%消费者查看坚果成分标注)
- "天然=温和"误解(过度使用导致屏障损伤)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与局限
- 优势: 可再生天然磨料、粒径可控、加工副产物利用
- 局限: 功效单一(主攻物理去角质)、坚果过敏原风险
未来研究方向
- 表面改性(如硅烷化)降低摩擦系数
- 过敏原残留检测标准化(ELISA法)
- 生物降解性评估(目前缺乏数据)
应用前景
在可持续化妆品趋势下,作为合成微塑料磨料(聚乙烯)的替代品潜力显著,但需解决过敏原控制及功效优化问题(来源:Sustainable Chem. Pharm.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