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栗提取物

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提取物

天师栗提取物
中文名:天师栗提取物
英文名:AESCULUS WILSONII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提取物: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AESCULUS WILSONII EXTRACT (常简化为HORSE CHESTNUT EXTRACT)

植物来源与背景

提取自七叶树科植物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的种子、树皮或叶片。该物种为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与传统中药"娑罗子"同属不同种(来源:《中国植物志》第46卷)

提取工艺

  • 主要方法: 水/乙醇混合溶剂浸提(常见比例1:1-7:3)
  • 关键参数: 提取温度60-80℃,时间2-4小时,原料粉碎度40-80目
  • 精制工艺: 常经大孔树脂纯化获得标准化提取物(注:工艺直接影响皂苷含量及生物活性)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血管强化/抗红血丝 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增强血管内皮细胞连接蛋白表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 (体外/动物模型) 0.1%提取物使离体血管收缩率提升37%(J Ethnopharmacol. 2015) 0.5-2%
抗炎舒缓 阻断NF-κB炎症通路,抑制TNF-α、IL-6释放;抑制组胺脱羧酶活性 ★★★☆ (体外/动物) 1%提取物使TNF-α分泌降低62%(Phytomedicine. 2018) 0.3-1.5%
抗氧化保护 清除ROS自由基(•OH, O₂•⁻),激活Nrf2/ARE抗氧化通路,提升SOD/GSH-Px活性 ★★★☆ (体外/离体皮肤) ORAC值达12,000 μmol TE/g(Fitoterapia. 2020) 0.2-1%
抗水肿/微循环改善* 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减少组织液渗出;轻度抑制PDE4改善微循环 ★★☆ (动物模型) 大鼠足跖肿胀抑制率41%(J Nat Med. 2016) N/A
抗衰老* 理论推测:胶原保护(基于抗氧化/抗炎机制) ★☆ (体外推测) 注:缺乏直接人体抗皱证据,属衍生宣称 N/A

*注:抗水肿机制主要基于动物静脉模型,皮肤渗透性数据有限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含量范围 皮肤相关活性
三萜皂苷 七叶皂苷Ia/Ib (Aescin)
威尔逊皂苷A/B
40-70% (标准化提取物) 抗炎、血管保护、抑制透明质酸酶
黄酮类 槲皮素-3-O-葡糖苷
山奈酚衍生物
3-8% 抗氧化、抑制MMP-1
鞣质 原花青素B₂
儿茶素表儿茶素二聚体
5-15% 自由基清除、蛋白质交联保护
甾醇类 β-谷甾醇
豆甾醇
0.5-2% 屏障修复、抗炎
其他 脂肪酸、多糖 <5% 乳化/缓释作用

化学稳定性要点: 皂苷易水解(pH>7不稳定),建议配方pH 4.5-6.5;避光保存防止黄酮光降解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剂型

  • 首选剂型: 精华(水基/无水)、乳液、眼霜
  • 可行剂型: 凝胶(需增溶)、面膜液
  • 慎用剂型: 洁面(停留时间短)、高碱性产品(皂苷水解)

增效配伍组合

  • 血管强化: + 假叶树提取物(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抗炎舒缓: + 红没药醇(抑制IL-1α/COX-2)
  • 抗氧化网络: + 维生素E(再生氧化态黄酮)
  • 微循环促进: + 咖啡因(激活AMPK通路)

配方技术要点

  • 渗透增强: 推荐搭配1-2%丙二醇或卵磷脂纳米载体
  • 配伍禁忌: 避免与高浓度阳离子表活(沉淀风险)
  • 防腐体系: 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体系更适配(苯甲酸酯类可能降低皂苷溶解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1%以下外用)(CIR Final Report 2016)
  • 致敏率: <0.3%(基于欧洲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
  • 光毒性: 阴性(3T3 NRU试验)
  • 致粉刺性: 0(兔耳试验)

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 禁忌人群: 坚果过敏史患者(交叉反应风险)
  • ⚠️ 慎用情况:
    • 破损皮肤(皂苷可能刺激神经末梢)
    • 玫瑰痤疮急性期(高浓度可能引起暂时性血管收缩反应)
  • 孕期使用: 无致畸证据,但建议限用(缺乏专门研究)

稳定性挑战

高温(>40℃)及光照条件下皂苷降解率可达15%/月,需添加:焦亚硫酸钠(0.05-0.1%) + BHT(0.01%) + 避光包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分析

  • 核心宣称: "红血丝修护"、"褪红维稳"(87%含该成分产品主打)
  • 价格区间: 中高端(精华类产品均价¥300-600/30ml)
  • 地域偏好: 亚洲市场接受度>欧美(中医理论文化认同)

消费者认知洞察

  • 正面认知: "天然血管收缩剂"(72%消费者调研反馈)
  • 认知误区:
    • 误认为可替代医学治疗静脉曲张(需明确标注"化妆品非药品")
    • 夸大即时褪红效果(实际需2-4周累积起效)
  • 市场教育缺口: 仅38%消费者了解其抗氧化协同价值

监管标注要点

需明确标注:"Aesculus Wilsonii Extract"(不可简写为"Horse Chestnut")及浓度百分比(中国药监局2021新规)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价值评估

  • 核心优势: 卓越的血管调节能力,显著降低红斑指数(临床验证Δa*值下降1.8)
  • 证据短板: 缺乏高质量人体抗衰RCT研究,渗透深度数据不足
  • 性价比: 原料成本$80-150/kg(标准化20%皂苷),功效成本比优于合成血管活性剂

未来研究方向

  • 递送系统开发: 脂质体包裹提升皂苷透皮率(当前<5%)
  • 功效扩展验证: 防晒增效(黄酮类UVA吸收特性)
  • 可持续供应: 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稀有皂苷单体

应用建议

推荐在抗红血丝精华(1-2%)眼部消肿产品(0.5-1%)中作为主力活性成分,搭配促渗剂神经舒缓肽实现多通路协同。需在产品说明中明确标注:"适用于血管型皮肤泛红,不可替代医学治疗"。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