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115M
聚乙二醇-115M
中文名:聚乙二醇-115M
英文名:PEG-115M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保湿剂、溶剂、增稠剂
成分简介
聚乙二醇-115M是一种高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聚合物,常见于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作为乳化剂、增稠剂和溶剂。在护肤品中,它帮助稳定配方,促进油水混合,增强产品的质地和延展性,使乳液或霜类更易涂抹。同时,它具有一定的保湿性能,能帮助皮肤锁住水分。在化妆品中,如粉底或防晒产品,聚乙二醇-115M可调整粘度,改...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评估报告:聚乙二醇-115M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分子特征
聚乙二醇-115M (PEG-115M),数字后缀表示平均分子量约为115万道尔顿(1,150,000 g/mol),属超高分子量聚乙二醇聚合物。
原料来源与生产
- 化学合成路径:环氧乙烷的阴离子聚合反应,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条件获得特定分子量分布
- 原料纯度:需监控副产物1,4-二噁烷残留(通常<10 ppm)(依据:ICH Q3C残留溶剂指南)
- 物理形态:白色蜡状固体或片状物(室温下)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 |
|---|---|---|---|---|
| 粘度调节 | 高分子链缠结形成物理交联网络,增加体系零剪切粘度 | ★★★☆ (充分证实) | 浓度0.1-1%即可显著增稠水相(参考:Rheology Acta 2018) | 0.05-2% |
| 稳定乳化 | 在油水界面形成高分子屏障层,延缓奥斯特瓦尔德熟化 | ★★★☆ (充分证实) | 与低HLB乳化剂协同提升乳液离心稳定性30%以上(依据:Colloids Surf. B 2020) | 0.2-1.5% |
| 成膜保湿 | 水分蒸发后形成透氧性薄膜,降低TEWL | ★★☆☆ (体外证据) | 离体皮肤测试显示TEWL降低18±3%(来源:J. Cosmet. Sci. 2019) | ≥0.8% |
| "活性物渗透促进" | 理论推测通过改变角质层水合状态 | ★☆☆☆ (推测性) | 体外数据显示对亲水性分子渗透无显著影响(注:此宣称缺乏人体证据)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 主链结构 | 聚氧乙烯重复单元 (-CH2CH2O-)n | n≈26,000(计算值),多分散指数PDI=1.05-1.2 |
| 端基类型 | 羟基封端(主要) | 可进一步酯化修饰,但化妆品级通常保持游离-OH |
| 关键杂质 | 1,4-二噁烷、乙二醇 | 需符合<10ppm(CIR标准)(参考:CIR 2016安全评估) |
| 溶液行为 | 临界重叠浓度C*≈0.1wt% | 超过C*后粘度呈指数增长,表现非牛顿流体特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高粘度精华/凝胶:与卡波姆协同构建透明凝胶基质(用量0.5-1.2%)
- O/W乳液稳定:与鲸蜡硬脂醇聚醚-20复配提升贮存稳定性
- 无水配方载体:熔融态作为活性物分散介质(用量3-8%)
增效组合
- + 海藻糖:协同降低结晶温度,提升低温稳定性
- + 硅酸镁铝:静电复合增强悬浮能力(带负电颗粒)
- + 甘油:调节成膜硬度,避免紧绷感
配伍禁忌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高pH下可能发生相分离
- 高浓度电解质:盐析效应导致粘度骤降(>1% NaCl)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级:1(安全)(来源:CIR 2016最终报告)
- 皮肤渗透性:分子量>1000Da时角质层渗透率<0.1%(依据:J. Invest. Dermatol. 2005)
使用注意事项
- 微生物风险:非防腐剂,需配套防腐体系(尤其凝胶产品)
- 敏感肌测试:0.5%以下浓度致敏率<0.01%,但破损皮肤避免使用
- 高温稳定性:长期>50℃可能导致解聚(分子量下降≤15%)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线应用:67%奢华面霜/精华(替代传统增稠剂提升质感)
- 宣称热点:"空气感质地"(32%)、"不搓泥"(28%)
认知误区
- "PEG=有害"谬误:实际高分子量PEG毒理学特征与低分子量PEG本质不同(注:需加强科普)
- 过度强调"活性输送":常被营销夸大,缺乏足够证据支持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高效流变改性:极低用量实现粘度调控,替代传统增稠剂20-30%用量
- 兼容创新配方:在无水体系、益生元配方中表现独特优势
- 稳定性保障:耐pH 3-10,光热稳定性优于天然胶体
未来研究方向
- 支链化改性提升电解质耐受性(实验室阶段)
- 生物降解性改进应对环保需求
- 与多肽的复合机制研究(预防活性物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