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油

貂油

貂油
中文名:貂油
英文名:MINK OIL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油性滋润, 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貂油(Mink Oil)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来源

INCI名称: Mink Oil

生物来源: 主要从美洲貂(Neovison vison)欧洲貂(Mustela lutreola)皮下脂肪组织提取的油脂,通过热熔或溶剂萃取获得(注:现代多采用人道来源的副产品) (参考:CosIng数据库及动物副产品利用规范)

历史与加工工艺

  • 传统用途: 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长期被北美原住民用于皮肤防护
  • 现代精制工艺: 包括脱色、脱臭、分子蒸馏等步骤,提高氧化稳定性
  • 主要产地: 中国、俄罗斯、北欧为主要原料供应地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皮肤屏障修复 补充皮肤间脂质(神经酰胺前体),增强角质层凝聚力 ★★★☆ (体外及动物实验支持) 在离体皮肤模型中显示能减少TEWL(经皮水分流失)达18% (依据:2017年JSD论文)
抗氧化保护 维生素E衍生物(α-生育酚)和不饱和脂肪酸协同清除自由基 ★★★ (体外实验明确) ORAC值达120 μmol TE/g,显著高于普通植物油 (参考:2019抗氧化成分比较研究)
抗衰老 理论推测:可能通过脂肪酸代谢影响细胞信号通路 ★☆ (仅有细胞实验) 成纤维细胞培养显示胶原合成轻微增加(需人体验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含量范围 皮肤相关性质
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C18:1)、棕榈油酸(C16:1) 60-70% 高渗透性,模拟皮肤天然脂质
饱和脂肪酸 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 25-35% 提供结构稳定性
天然维生素 α-生育酚、维生素A醇 0.5-2% 抗氧化活性和细胞调节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高保湿产品: 与透明质酸、神经酰胺复配
  • 抗衰精华: 与肽类、维生素C衍生物组合
  • 护发产品: 修复毛鳞片的核心油相成分

增效组合

  • + 胆固醇: 可形成类似皮肤屏障的"液晶结构"
  • + 抗氧化剂: 与茶多酚协同提升自由基清除率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1-5%用量) (参考:2016年CIR最终报告)
  • 致敏风险: 精制后<0.1%过敏率
  • 痤疮风险: 中度(comedogenic rating 3)

适用人群

  • 推荐: 干性至极干性皮肤、屏障受损
  • 慎用: 油性/易长痘肤质、对动物制品敏感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抗衰线: 常作为"奢华成分"营销
  • 天然护发油: 强调"传统秘方"概念

认知现状

消费者对动物来源成分存在两极分化:部分人群追求其"原始功效",而素食主义者倾向于植物替代品(来源:2022年消费者成分偏好调查)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确证的屏障修复能力使其在特干皮肤护理中不可替代,但抗老功效需更多临床验证。

发展趋势: 分子蒸馏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纯度,减少伦理争议;与植物干细胞技术的结合值得关注。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