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醇

丁二醇

丁二醇
中文名:丁二醇
英文名:BUTYLENE GLYCOL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丁二醇 (Butylene Glycol)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Butylene Glycol (丁二醇)

化学名称: 1,3-丁二醇 (1,3-Butanediol)

CAS号: 107-88-0

分子式: C4H10O2

来源与生产

  • 天然来源: 可通过微生物发酵(如大肠杆菌代谢)获得 (依据: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5)
  • 合成来源: 石油衍生物(丙烯醛氢化)或生物基原料(如玉米糖)化学转化
  • 纯度标准: 化妆品级纯度≥99.5%,不含重金属和杂质 (参考:USP/EP标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保湿剂 通过氢键结合水分子,降低水分蒸发速率(occlusive effect) ★★★★☆ (强) 经皮水分流失(TEWL)减少12-18% (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08) 3-10%
溶剂/促渗剂 暂时性改变角质层脂质排列,增强极性分子渗透 ★★★☆☆ (中等) 对水溶性成分渗透率提升2-3倍 (参考: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10) 5-15%
抗菌辅助 降低水活度,协同防腐系统 ★★☆☆☆ (有限) 体外研究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注:需结合其他防腐剂) 10-20%
抗衰老辅助 厂商宣称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 (微弱) 无直接人体试验证据 (来源:厂商资料,需谨慎评估)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二元醇类 1,3-丁二醇(主要异构体) 无色透明液体,沸点207℃,完全水溶
物理特性 - 粘度(25℃) 89 mPa·s,表面张力37.5 mN/m
化学稳定性 - pH耐受范围2-11,不与常见化妆品成分反应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类型

  • 基础溶剂: 精华液、化妆水、面膜等水性体系
  • 保湿体系: 与甘油、透明质酸等组成多元醇保湿网络
  • 防腐增效: 与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等配伍

协同成分

  • 透明质酸: 提升水合能力(+30%保湿效果)(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6)
  • 烟酰胺: 促进渗透且降低刺激性
  • 植物提取物: 稳定多酚类易氧化成分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最高浓度21.4%)(参考:CIR 2019最终报告)
  • 皮肤刺激性: 极低(兔眼测试Draize评分0.5/110)
  • 致敏风险: 无已知致敏案例(累计临床数据>50,000例)

适用人群

  • 敏感肌: 可安全使用(优于丙二醇刺激性)
  • 痘肌: 不致痘(comedogenicity评分0)
  • 孕妇: 无禁忌(非系统吸收)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基础功能型: 95%产品作为溶剂/保湿基质
  • 高端宣称: 5%产品关联"生物发酵技术"概念

消费者认知

  • 正面认知: "温和不粘腻"(社交媒体提及率42%)
  • 误解点: 12%消费者误认为与酒精同类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共识: 丁二醇是经充分验证的安全多功能溶剂/保湿剂,其促渗作用有待更多临床验证。

研发趋势: 生物发酵来源可能成为"纯净美妆"新卖点,但需成本控制。

未来方向: 探索其作为活性成分载体的精准控释应用。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