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
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

中文名: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
英文名:ALUMINUM STARCH OCTENYLSUCCIN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2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黏度控制
成分详细分析
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 (Aluminum Starch Octenylsuccinate)
来源与生产
- 原料来源:通过玉米、马铃薯或木薯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反应后,再经铝盐处理制得(来源:国际化妆品原料词典第16版)
- 化学类别:改性淀粉衍生物
- 物理形态:白色至淡黄色粉末,部分产品可能经过预胶化处理(参考:供应商技术资料)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吸油控油 | 通过淀粉三维网络结构和铝盐的离子特性吸附皮脂 | 体外实验证实 | 能吸收自身重量40-60%的油脂(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02) | 1-5% |
哑光效果 | 通过光散射原理降低皮肤表面光泽度 | 临床观察证实 | 可降低皮肤表面光泽度达30%(参考:厂商临床测试报告) | 2-8% |
辅助防晒稳定 | 可能通过物理屏障作用减少防晒剂迁移 | 理论推测 | 无直接证据,需进一步研究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 主要聚合物骨架 |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约8-10 |
铝交联结构 | Al³⁺离子交联点 | 增强结构稳定性,提高耐汗性 |
残余淀粉颗粒 | 未完全改性部分 | 保持部分原始淀粉特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控油类产品:乳液、粉底、蜜粉
- 防晒产品:物理防晒体系的辅助稳定剂
- 彩妆产品:定妆粉、粉饼
典型协同成分
- 硅油类:增强滑爽触感
- 二氧化钛:协同提升哑光效果
- 尼龙粉:改善持久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 (浓度≤25%)(参考:CIR 2016年评估)
- 致敏风险:极低 (无报告案例)
- 铝暴露量:远低于安全阈值(依据:EFSA 2008年评估)
适用人群
- 最佳适用:油性至混合性皮肤
- 慎用情况:极度干燥皮肤可能加重干燥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无滑石粉"替代方案在天然系品牌推广(来源:市场调研数据2023)
注:部分品牌夸大宣传"毛孔隐形"效果,缺乏严格临床证据支持
7. 总结与展望
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是经过充分安全验证的多功能粉体原料,其控油和哑光效果具有可靠科学依据。
未来研究方向:探索在防晒系统中的稳定机制,以及纳米化后的性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