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乙酰羟基硬脂酸酯

甘油三乙酰羟基硬脂酸酯

甘油三乙酰羟基硬脂酸酯
中文名:甘油三乙酰羟基硬脂酸酯
英文名:GLYCERYL TRIACETYL HYDROXYSTEARAT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黏度控制, 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甘油三乙酰羟基硬脂酸酯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分类

INCI名称: Glyceryl Triacetyl Hydroxystearate

化学分类: 甘油酯类衍生物(羟基硬脂酸酯与乙酰化改性复合物)

来源与制备工艺

  • 天然来源前体: 通常以植物源性羟基硬脂酸(如蓖麻油衍生物)为原料 (参考:J. Agric. Food Chem. 2018脂质改性研究)
  • 合成路径: 通过甘油与乙酰化羟基硬脂酸的酯化反应制备,需严格控制乙酰化度(通常为三取代)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皮肤屏障修复 通过羟基硬脂酸片段与角质层脂质的结构相似性,促进板层小体重组 体外模型证实 (Dermatology Research 2020) 增加角质层神经酰胺表达量达17% 1-3%
舒缓抗刺激 乙酰基团抑制TRPV1受体活性,阻断炎症信号传导 临床前研究 (注:机制基于离体皮肤模型) IL-1α分泌减少43% 0.5-2%
"深层滋养" 厂商宣称具有小分子渗透能力 缺乏直接证据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结构 甘油三酯骨架 分子量约800-900 Da,脂溶性(logP≈8)
特征基团 C18羟基硬脂酸链(1-2个羟基) 提供两亲性,HLB值约4-6
修饰基团 乙酰基(通常3个) 增强稳定性,降低熔点至约40℃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屏障修复霜: 与神经酰胺、胆固醇组成"仿生脂质三重奏" (J Invest Dermatol 2019协同效应研究)
  • 敏感肌舒缓精华: 与红没药醇、4-叔丁基环己醇配伍

技术限制

因高脂溶性,需配合卵磷脂PEG-40氢化蓖麻油等增溶剂在水基体系中稳定分散。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1(安全)(2015年评估报告)
  • 致痘风险: 低(comedogenicity rating 1)

特殊注意事项

*注:乙酰化产物可能对极少数酯类过敏者产生刺激*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要出现在高端修复线医美后护理产品中
  • 常被宣传为"第二代仿生脂质"技术

7. 总结与展望

甘油三乙酰羟基硬脂酸酯作为改性脂质,在屏障修复领域具有明确价值,但需进一步:

  • 开展长期临床跟踪研究
  • 探索与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 (注:此为新兴研究方向)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