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18 丁醚
PPG-18 丁醚

中文名:PPG-18 丁醚
英文名:PPG-18 BUTYL ETHER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抗静电
成分详细分析
PPG-18 丁醚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PPG-18 丁醚(INCI: PPG-18 Butyl Ether)属于聚丙二醇醚类化合物,是丙二醇(PPG)与丁醇的醚化产物。
来源与制备
- 工业合成:通过丙二醇与丁醇在催化剂作用下醚化反应制得 (参考:化学合成工艺文献)
- 商业化产品:常见于化妆品原料供应商(如Croda、BASF等)的溶剂/增塑剂分类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
溶剂与载体 | 通过醚键结构与极性基团溶解脂溶性活性成分 | 高(多项应用研究证实) | 提升维生素E衍生物等脂溶性成分的配方稳定性 (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
皮肤柔润剂 | 降低角质层刚性,填补脂质间空隙 | 中等(体外皮肤模型研究) | 在5-10%浓度下可降低皮肤摩擦系数达23% (参考:离体皮肤机械性能测试) |
渗透增强作用 | 可能暂时改变角质层脂质排列 | 低(理论推测) | *注:需更多透皮吸收研究验证*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聚丙二醇醚 | PPG-18 丁醚 | 分子量≈1000-1200 Da,HLB值≈8(中等亲脂性) |
相关杂质 | 未反应丙二醇/丁醇 | 含量通常<0.5%(需符合ICH Q3C残留溶剂指南)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防晒产品:作为奥克立林等UV过滤剂的溶剂
- 彩妆:睫毛膏/眼线液中改善颜料分散性
- 抗衰老精华:与视黄醇衍生物配伍使用
协同成分
- 硅油类:增强铺展性(如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 合成酯:调节黏度(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安全,最高等级)(参考:CIR 2015年评估报告)
- 眼刺激性:兔模型测试显示轻微刺激(浓度>15%)
适用人群
- 适用:正常肌肤、干性肌肤
- 慎用:破损皮肤、已知对醚类化合物敏感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功能性溶剂出现在成分表后段,厂商较少单独宣传其功效。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较低,常与"丙二醇"混淆。
7. 总结与展望
PPG-18 丁醚是经充分验证的安全溶剂,在配方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其与新型活性物的协同输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