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1-PEG-9 月桂二醇醚

PPG-1-PEG-9 月桂二醇醚

PPG-1-PEG-9 月桂二醇醚
中文名:PPG-1-PEG-9 月桂二醇醚
英文名:PPG-1-PEG-9 LAURYL GLYCOL ETHER
别名: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PG-1-PEG-9 月桂二醇醚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PPG-1-PEG-9 Lauryl Glycol Ether

化学分类

  • 聚醚类表面活性剂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来源与制备

通过月桂醇与环氧丙烷(PPG)和环氧乙烷(PEG)的聚合反应合成(注:具体工艺参数通常为商业机密) (参考:Surfactant Science Series, Vol. 124)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清洁/卸妆 降低表面张力,乳化油性物质 充分证实 在0.5-5%浓度可有效清除皮脂 1-5%
增溶作用 形成胶束包裹疏水成分 充分证实 HLB值≈12-14(中等亲水性) 0.1-2%
温和性改善 可能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刺激 初步研究 体外模型显示细胞毒性低于SLES(依据:2018年体外角质形成细胞实验)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聚丙二醇链 PPG-1 提供疏水端,影响溶解性
聚乙二醇链 PEG-9 亲水端,决定HLB值
烷基链 月桂基(C12) 影响表面活性与皮肤渗透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洁面产品(特别是卸妆乳/膏)
  • 沐浴露(作为次要表面活性剂)
  • 水溶性精华(增溶油溶性活性物)

协同成分

  •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增强泡沫稳定性
  • 甘油:降低体系刺激性
  • 硅弹性体:改善肤感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要点

  • CIR评估:安全浓度≤5%(参考:CIR 2016最终报告)
  • 眼刺激性:稀释后无显著刺激
  • 致痘风险:无直接证据

适用人群限制

  • *注:厂商宣称"适合敏感肌"但缺乏临床验证*
  • 避免用于破损皮肤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主要作为中高端洁面产品的辅助表面活性剂出现

消费者认知特点

  • 常被宣传为"温和科技成分"(注:实际温和性取决于完整配方)
  • 认知度低于SLES/氨基酸表活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平衡的清洁力与温和性
  • 配方灵活性高

研究空白

  • 长期皮肤屏障影响数据不足
  • 不同PEG/PPG比例的比较研究缺乏

发展趋势

可能作为传统表活的替代/补充成分,但需更多临床验证(行业分析:2023年表面活性剂市场报告)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