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11 椰油酰胺

PEG-11 椰油酰胺

PEG-11 椰油酰胺
中文名:PEG-11 椰油酰胺
英文名:PEG-11 COCAMID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表面剂, 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EG-11 椰油酰胺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INCI名称: PEG-11 椰油酰胺 (PEG-11 Cocamide)

化学类别: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乙氧基化脂肪酸酰胺)

天然/合成来源

  • 原料来源: 合成化合物,以椰油脂肪酸(C12-C18链)与单乙醇胺反应生成椰油酰胺,再经环氧乙烷乙氧基化(11摩尔加成)制得 (依据:化妆品原料标准辞典)
  • 商业化生产: 需严格控制环氧乙烷残留及副产物(如1,4-二噁烷)(参考:FDA化妆品成分指南)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清洁/发泡增强 降低表面张力,稳定油-水界面膜,通过胶束形成移除油脂 强(多项体外及配方实测) 与SLES复配时泡沫体积提升40-60%(依据:J. Surfactants Deterg. 2018) 0.5-5%
粘度调节 分子链缠绕及与阴离子表活形成网状结构 中等(配方经验数据) 在含盐体系中表现显著,pH 5-9时最佳 1-3%
温和性提升 可能通过减少其他表活对角质层的直接渗透 初步(仅体外模型) *注:在EpiSkin模型中显示对SLES刺激性有20%缓解* 数据不足
"保湿修复" 厂商宣称可形成保护膜 缺乏证据 *注:此宣称缺乏强有力的人体临床试验证据支持*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分子特征
主链结构 椰油酰胺基团 C12-C18饱和/单不饱和链 提供疏水锚点
亲水部分 PEG-11链 平均11个EO单元 HLB≈13(中度亲水)
典型杂质 游离PEG/未反应酰胺 <1% (优质原料) 需检测1,4-二噁烷残留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洗发水/沐浴露: 作为次要表活,占比通常1-5%
  • 洗面奶: 与氨基酸表活复配降低刺激性
  • 家居清洁剂: 泡沫稳定剂

增效组合

  • 与SLES组合: 显著提升泡沫持久性(协同系数1.3-1.5)
  • 与椰油两性醋酸钠: 改善低温稳定性
  • 与甘油: 减少洗后紧绷感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估: 安全浓度上限5%(淋洗类)(参考:CIR 2015最终报告)
  • 敏感肌注意: 高浓度可能引起眼部刺激
  • 致痘风险: 未报告(非comedogenic)

环保特性

  • 生物降解性: 初级降解率>80%(28天OECD测试)
  • 水生毒性: EC50 (藻类) = 12 mg/L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端洗护: 常见于"温和宣称"产品
  • 绿色包装趋势: 部分品牌强调"椰油来源"概念

消费者误区

  • "PEG=有害"误解: 实际PEG-11属大分子链,皮肤渗透性极低
  • 正确认知: 其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工艺纯度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平衡清洁力与温和性的经济型选择
  • 配方适应性广,尤其适合泡沫体系

未来方向

  • 开发更低杂质的生产工艺
  • 探索在敏感肌配方中的精准应用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