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氧基羟基丙基硫代硫酸酯钠硅石

丙氧基羟基丙基硫代硫酸酯钠硅石

丙氧基羟基丙基硫代硫酸酯钠硅石
中文名:丙氧基羟基丙基硫代硫酸酯钠硅石
英文名:SODIUM PROPOXYHYDROXYPROPYL THIOSULFATE SILICA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丙氧基羟基丙基硫代硫酸酯钠硅石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分类

INCI名称: Sodium Silica Propoxyhydroxypropyl Thiosulfate

化学分类: 有机硅衍生物复合物,硫代硫酸盐功能化硅石

来源与制备

  • 主要来源: 通过硅石(SiO₂)与丙氧基羟基丙基硫代硫酸酯钠的化学反应合成 (依据:专利文献US2018004998A1)
  • 工业化生产: 通常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表面改性工艺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保护 硫代硫酸基团可捕获ROS,硅石载体提供缓释效应 体外研究证实(★★★☆) 在ORAC测试中显示比普通硅石高3倍活性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20) 0.5-2%
控油吸附 硅石多孔结构结合有机改性层的两亲特性 临床测试证实(★★★★) 4周使用后皮脂分泌减少28% (p<0.01) (Dermatology Research, 2021) 1-3%
促进角质更新 推测通过硫代硫酸基团的温和还原作用 理论推测(★☆☆☆) 体外角质形成细胞模型显示轻微增殖刺激 (厂商内部数据)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硅石基质 SiO₂ 粒径20-50nm,比表面积>300m²/g
有机改性层 Propoxyhydroxypropyl thiosulfate 接枝密度1.2-1.8 groups/nm²
平衡离子 Na⁺ 提供水溶性,pH缓冲能力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控油护肤: 与壬二酸、葡糖酸锌协同
  • 防晒产品: 增强无机防晒剂分散性
  • 抗氧化精华: 与维生素E衍生物形成氧化还原对

配伍禁忌

在高浓度阳离子表活体系中可能发生沉淀 (依据:Formulation Science International, 2019)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数据

  • 急性毒性: LD50>5000mg/kg (大鼠经口)
  • 皮肤刺激性: 0.5%以下无刺激,1%以上可能引起敏感皮肤轻微刺痛
  • 眼刺激性: 避免接触眼部黏膜

适用人群

更适合油性至混合性皮肤,干性皮肤建议配合保湿成分使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出现在高端功能性护肤品中,常被宣传为"智能控油微粒"等概念 (注:部分宣传用语缺乏充分科学论证)

7. 总结与展望

该成分在控油和抗氧化方面有明确功效,但部分宣称功效仍需更多临床验证。未来可能向靶向递送系统方向发展 (参考: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2022)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