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苣籽油 PEG-7 聚二甲基硅氧烷酯类

玻璃苣籽油 PEG-7 聚二甲基硅氧烷酯类

玻璃苣籽油 PEG-7 聚二甲基硅氧烷酯类
中文名:玻璃苣籽油 PEG-7 聚二甲基硅氧烷酯类
英文名:BORAGE SEED OIL PEG-7 DIMETHICONE ESTERS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玻璃苣籽油 PEG-7 聚二甲基硅氧烷酯类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玻璃苣籽油 PEG-7 聚二甲基硅氧烷酯类 (Borage Seed Oil PEG-7 Polydimethylsiloxyethyl Dimethicone)

来源与制备

  • 植物来源:玻璃苣(Borago officinalis)籽油,经酯化反应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EG-7)结合 (参考:化妆品原料技术手册, 2021)
  • 化学改性:通过酯交换反应将玻璃苣籽油的甘油三酯结构与硅氧烷链段共价连接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屏障修复 硅氧烷链段形成透气膜,γ-亚麻酸(GLA)促进角质层脂质合成 ★★★☆ (体外+临床)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TEWL降低23% (J Invest Dermatol 2019) 1-5%
抗氧化 GLA清除ROS,硅氧烷酯类稳定自由基 ★★☆☆ (体外研究) ORAC值达850 μmol TE/g *注:需人体验证* 未知
"深层滋养" 厂商宣称的分子渗透机制缺乏直接证据 ★☆☆☆ *营销宣称* -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

屏障修复机制:硅氧烷链段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动态网络结构,同时玻璃苣籽油中的GLA(约20-25%)作为前列腺素E1前体,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分化 (Arch Dermatol Res 2020)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硅氧烷酯类 PEG-7聚二甲基硅氧烷乙基二甲硅油 分子量≈2000 Da,HLB值8-10
脂肪酸衍生物 γ-亚麻酸酯(GLA) ω-6系列,熔点-10℃
微量成分 植物甾醇(β-谷甾醇) 含量<1%,具抗炎潜力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修复类产品:屏障霜(协同神经酰胺)
  • 抗衰老产品:与维E衍生物配伍增强抗氧化

增效组合

  • 硅油体系:与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复配改善铺展性
  • 乳化系统:适合O/W型乳液(HLB匹配)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1(安全)(2019年评估)
  • 致敏性:未报告过敏案例(但含PEG需关注)

适用禁忌

  • 避免与强阳离子体系配伍
  • 痤疮肌需测试硅油耐受性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出现在中高端"植物科技"概念线,常被宣传为"硅油与植物油的创新结合" (来源:2023市场分析报告)。实际功效认知存在偏差:

  • 正确认知:53%消费者了解其屏障作用
  • 误解:38%误认为"直接补充GLA"

7. 总结与展望

该成分通过化学改性实现了:

  • 硅油的肤感改良与植物油的活性保留
  • 临床证据支持其屏障修复核心功能

未来研究方向:需明确GLA酯化后的生物利用率 (当前缺乏体内药代动力学数据)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