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14 链烷醇聚醚-12
C12-14 链烷醇聚醚-12

中文名:C12-14 链烷醇聚醚-12
英文名:C12-14 PARETH-12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C12-14 链烷醇聚醚-12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C12-14 链烷醇聚醚-12(INCI: C12-14 Pareth-12)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lcohol Ethoxylates)类化合物(来源:国际化妆品成分词典,2023)。
来源与制备工艺
- 原料来源:以C12-14脂肪醇(源自椰子油或棕榈油的氢化产物)为起始原料,通过乙氧基化反应制备(参考:Surfactant Science Series, Vol. 124)。
- 关键工艺参数:环氧乙烷加成数(n=12)控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典型起效浓度 |
---|---|---|---|---|
乳化稳定 |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液晶结构 | 强(多项配方研究证实) | 在O/W乳霜中显示出色稳定性(离心测试)(依据: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18) | 1-5% |
温和清洁 | 通过胶束形成温和带走污垢 | 中等(体外皮肤模型) | 相比SLS对角质层蛋白损伤降低72%(参考:Int. J. Cosmet. Sci. 2020) | 3-15% |
辅助渗透增强 | 可能扰动角质层脂质排列 | 弱(仅体外证据) | 需与其它促渗剂协同使用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链结构 | C12-14烷基链 | 碳数分布:12-14(主要为月桂醇/肉豆蔻醇) |
聚醚部分 | -(OCH2CH2)12OH | 平均EO数12,HLB≈14(亲水性较强) |
杂质控制 | 1,4-二噁烷(<10ppm) | 需符合ICH Q3C残留溶剂标准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洁面产品:与椰油酰基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降低刺激)
- 膏霜乳液:作为O/W型主乳化剂(常与硬脂酸酯类配伍)
- 防晒体系:改善无机防晒剂分散性
增效组合
- 与甘油:提升水合作用(协同增加角质层含水量18%)(依据: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9)
- 与硅油:改善铺展性(动态表面张力降低至28mN/m)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安全(2016年评估,最高使用浓度20%)(参考:CIR Final Report)
- 眼刺激性:兔眼测试中1%浓度无刺激(但需避免进入眼睑)
- 致痘风险:Comedogenicity指数0(非致痘性)
适用人群注意
- 敏感肌测试:建议先做斑贴试验(少数报告接触性荨麻疹案例)
- 孕妇慎用:虽无直接证据,但建议避开高浓度产品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高端洗护:常见于"温和无泪"概念的婴儿洗发水
- 绿色宣称争议:部分品牌将其标记为"源于自然"(注:乙氧基化过程属化学改性)
消费者教育盲点
- 与SLES混淆:需强调其非硫酸盐结构
- 生物降解性:实际降解率>90%(但慢于烷基糖苷)
7. 总结与展望
作为多功能乳化剂,C12-14链烷醇聚醚-12在稳定性与温和性平衡方面表现突出,但需注意:
- 未来研究:需更多in vivo渗透增强机制研究
- 可持续发展:开发生物基环氧乙烷的合成路径
- 配方趋势:与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