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14 链烷醇聚醚-15

C12-14 链烷醇聚醚-15

C12-14 链烷醇聚醚-15
中文名:C12-14 链烷醇聚醚-15
英文名:C12-14 PARETH-15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C12-14 链烷醇聚醚-15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C12-14 链烷醇聚醚-15(INCI: C12-14 Pareth-15)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属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lcohol Ethoxylates)家族。

天然/合成来源

  • 合成来源:通过C12-14脂肪醇(源自椰子油或石油衍生物)与环氧乙烷(EO)的乙氧基化反应制备 (参考:ICIS化学品工业手册,2022)
  • 商业纯度:通常为混合物,含不同乙氧基化度(EO数)的同系物

物理性质

  • 外观: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或粘稠液体
  • 溶解度:水溶性(随EO数增加而提高),可溶于多数极性溶剂
  • HLB值:约15-17(估算值),属亲水性表面活性剂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作用机制

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核心机制包括:

  • 乳化作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稳定乳液体系
  • 增溶作用:通过胶束形成提高脂溶性成分的溶解性
  • 清洁辅助:温和去除皮肤表面疏水性物质

功效科学评估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乳化稳定 降低界面能,形成稳定液晶结构 ★★★☆ (充分证实) 在O/W乳液中表现优异,尤其适合高油相配方 (依据:Colloids and Surfaces A, 2018)
温和清洁 胶束包裹油脂,避免直接角质层扰动 ★★☆☆ (有限人体数据) 相比SLS,经皮水分流失(TEWL)减少37% (参考:Dermatology Research, 2020)
"促进活性物渗透" 可能暂时改变角质层脂质排列 ★☆☆☆ (理论推测) 体外模型显示对亲脂性药物渗透有轻微提升,但缺乏临床验证 (来源:厂商内部测试报告)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占比范围
主链脂肪醇 C12 (月桂醇)、C14 (肉豆蔻醇) 碳链长度12-14,饱和直链 ~40-60%
乙氧基化单元 -(CH2CH2O)n- (n≈15) 亲水性片段,决定HLB值 ~40-60%
副产物 未反应醇、低EO数同系物 可能影响性能一致性 <5% (优质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清洁产品:沐浴露、卸妆乳(用量0.5-3%)
  • 乳化体系:防晒乳、润肤霜(用量1-5%)
  • 特殊应用:微乳液制备、透明凝胶

增效组合

  • 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降低刺激性,提高泡沫质量 (依据: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9)
  • + 甘油/多元醇:增强低温稳定性
  • + 硅弹性体:改善涂抹顺滑度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安全,当用于冲洗类产品且浓度≤15%) (参考:CIR Final Report, 2016)
  • 眼刺激性:轻度(需避免直接接触)
  • 致敏风险:极低(未报告明确案例)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正常至干性皮肤(驻留型产品需测试)
  • 谨慎使用:受损皮肤(可能延迟屏障修复)
  • 避免:眼部专用产品(除非经特别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商业定位

  • 价格区间:中端($15-25/kg)
  • 宣称趋势:常被标注为"温和乳化剂"或"植物衍生成分" (注:实际为半合成来源)

消费者教育缺口

多数消费者无法区分其与真正植物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葡糖苷)的区别,需加强成分透明度教育。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平衡的效能-温和性比,适合敏感肌配方开发
  • 优异的电解质耐受性,适配高盐体系

未来方向

  • 绿色合成路径开发(如生物基环氧乙烷)
  • 与新型生物降解促进剂的复配研究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