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草根茎/根提取物

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根茎/根提取物

聚合草根茎/根提取物
中文名:聚合草根茎/根提取物
英文名:SYMPHYTUM OFFICINALE RHIZOME/ROOT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根茎/根提取物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SYMPHYTUM OFFICINALE ROOT EXTRACT (欧盟化妆品成分命名)

植物学背景

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 L.),又称康复力或骨骼草,属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医学中用于伤口愈合和骨骼修复,其名称"Symphytum"源自希腊语"symphyo"(意为"使结合"),暗示其组织修复特性。

提取部位与方法

  • 主要利用部位:根部及根状茎(含最高浓度活性物质)
  • 典型提取工艺
    • 水/乙醇混合溶剂提取(常见比例 30-70%)
    • 超临界CO₂萃取(用于保留热敏性成分)
    • 标准化提取物通常含0.5-2%尿囊素

历史应用

欧洲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溃疡、骨折及皮肤炎症(依据:16世纪草药学文献记载),现代化妆品应用始于1970年代德国药妆开发(来源: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3)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组织修复与伤口愈合 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上调TGF-β1表达 ★★★☆ (强体外/动物证据)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伤口闭合速度提升40%(Wound Repair Regen, 2015) 0.5-2%
抗炎舒缓 抑制COX-2及5-LOX炎症通路;降低TNF-α、IL-6分泌 ★★★☆ (强体外证据) 在UVB诱导炎症模型中降低红斑指数62%(Inflamm Res, 2017) 0.2-1%
抗氧化保护 清除ROS;激活Nrf2/ARE抗氧化通路 ★★★☆ ORAC值达12,500 μmol TE/g (强于维生素C)(Food Chem, 2016) 0.1-0.5%
屏障强化 促进丝聚蛋白合成;增加板层小体分泌 ★★☆☆ (体外/理论) 角质形成细胞模型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提升1.8倍 ≥1%
抗皱紧致* 潜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抑制 ★☆☆☆ (初步研究) 仅体外成纤维细胞研究显示胶原降解减少23% 未知

*注:抗皱宣称缺乏人体临床证据支持,机制主要为理论推测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含量特性 皮肤生物学功能
粘多糖 果胶质、葡聚糖 15-30%干重 形成亲水膜增强屏障;促进角质形成细胞迁移
酚酸类 迷迭香酸、绿原酸、咖啡酰衍生物 4-8%干重 主要抗氧化/抗炎成分;抑制NF-κB通路
尿囊素 Allantoin 0.3-1.8% 促进上皮细胞增殖;角质溶解作用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毛果天芥菜碱、聚合草素 <0.003% (安全标准) 肝毒性物质,现代提取工艺已有效去除
三萜皂苷 齐墩果酸型皂苷 2-5% 增强活性物渗透;表面活性作用

关键化学特征:迷迭香酸占总酚酸70%以上(HPLC指纹图谱标志物),现代毒理学控制要求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含量<100μg/kg(依据:ECHA 2021限制标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最佳载体:水基精华(pH 5.0-6.5)、无水油膏
  • 常见应用
    • 修复霜(与泛醇/积雪草协同)
    • 晒后护理(配合芦荟/葡聚糖)
    • 敏感肌精华(联合红没药醇)

增效配伍组合

  • 屏障修复神经酰胺 NP + 胆固醇 (提升板层结构完整性)
  • 抗炎协同甘草酸二钾 (抑制IL-1β协同率达83%)
  • 促渗系统卵磷脂微囊 (提升迷迭香酸透皮率2.3倍)

配伍禁忌

  • 避免与高浓度酸类(pH<3.5)直接配伍(酚酸降解)
  • 金属离子(Fe³⁺/Cu²⁺)催化酚类氧化需螯合剂(EDTA二钠)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当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含量≤100μg/kg)(CIR 2017最终报告)
  • 致敏率:0.17%(欧盟化妆品不良反应数据库)
  • 光毒性:无(3T3 NRU光毒试验阴性)

使用限制

  • 孕妇慎用:因传统含生物碱成分的争议(现代合规产品风险极低)
  • 开放伤口:仅限完整皮肤使用(法规要求)

适用肤质

  • 最佳适用:敏感肌、屏障受损皮肤、术后修复期
  • 慎用情况:紫草科植物过敏史者(交叉过敏可能)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药妆:修复精华(均价$50-90/30ml)
  • 大众护肤:舒缓面霜($10-20/50ml)
  • 宣称聚焦:"72小时强韧屏障"、"微损伤修复"

消费者洞察

  • 认知度高的欧洲市场(德国达68%),北美市场快速增长(2021-2023 CAGR 12.7%)
  • 44%消费者将其与"天然修复力"概念关联(来源:Mintel 2023消费者调研)
  • 过度宣称问题:37%产品错误标注"促进胶原新生"(缺乏人体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总结

  • 核心优势:经证实的抗炎/促修复活性,卓越的安全性记录
  • 局限:临床人体数据不足(尤其长期功效),光稳定性需优化
  • 关键活性物:迷迭香酸、尿囊素、特异粘多糖

未来研究方向

  • 开发生物碱零检出的标准化提取工艺(纳米纯化技术)
  • 探索微流控包裹提升酚酸稳定性
  • 开展痤疮后色素沉着修复的临床研究

应用前景

敏感肌微生态护理医美术后修复领域潜力显著,需结合精准递送技术解决功能成分透皮挑战。随着欧盟EC No 1223/2009对植物提取物规范化要求提升,质量标准化将成为市场准入关键。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