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
炭黑
中文名:炭黑
英文名:CARBON BLACK
别名:碳黑、烟黑、灯黑、气黑
安全性:
10
功效:色料
成分简介
炭黑是一种常见的化妆品成分,由碳元素制成,主要用作着色剂和清洁剂。在护肤产品中,如面膜或洁面膏,炭黑能吸附皮肤表面的多余油脂、污垢和杂质,帮助深层清洁毛孔,减少黑头和粉刺,使肌肤更清爽。在化妆品中,炭黑作为黑色颜料,广泛用于眼线笔、睫毛膏、眉笔和眼影等产品,提供浓郁的色泽,增强覆盖力和持久性,同时提...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炭黑(Carbon Black)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炭黑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精细颗粒状碳材料,在化妆品中主要作为着色剂使用。
INCI名称与来源
- INCI名称: Carbon Black (CI 77266)
- 化学本质: 高度纯化的元素碳(>97%)
- 生产方式: 烃类物质(天然气/石油馏分)不完全燃烧或热分解生成
- 关键物理特性:
- 粒径范围:10-500nm(初级粒子),聚集体1-100μm
- 比表面积:20-1,500 m²/g
- 吸油值:80-300 mL/100g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作为物理性着色剂,炭黑主要通过光学效应发挥作用,无生物活性机制: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 |
|---|---|---|---|---|
| 深度着色 | 高吸光特性实现纯黑色 | 充分证实(物理特性) | 可见光吸收率>99%,提供最纯正黑色 | 0.1-10% |
| 不透明度增强 | 光散射与阻挡效应 | 充分证实 | 高折射率(1.8-2.1)增强遮盖力 | 0.5-5% |
| "吸附毒素" | 理论吸附能力 | 无临床证据 | 注:体外吸附性≠皮肤排毒功效 | N/A |
| 紫外线防护 | 广谱吸光特性 | 有限证据 | 注:需配合专业防晒剂使用 | 非主要功能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特性 | 基本性质 |
|---|---|---|
| 元素碳 | 石墨微晶结构 | 含量>97%,表面官能团少 |
| 表面化学基团 | 羧基/酚基/醌基 | 含量1-3%,影响分散性 |
| 灰分杂质 | 金属氧化物/硫酸盐 | 严格限制(<0.5%)(FDA 21 CFR 73.1100) |
| 多环芳烃(PAHs) | 苯并[a]芘等 | 痕量存在,需严格监控(欧盟标准≤0.5ppm)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眼部产品: 睫毛膏(3-10%),眼线(5-15%)
- 眉部产品: 眉笔/眉粉(5-20%)
- 彩妆: 眼影(1-8%),发用染剂
关键配方技术要点
- 分散稳定性: 需表面处理防止絮凝
- 流变控制: 高吸油性影响体系流变性
- 表面改性: 氧化处理增强亲水性
协同增效组合
- 黑色氧化铁: 调节棕黑底色
- 成膜聚合物: 增强持妆力(如PVP)
- 硅弹性体: 改善顺滑度与延展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国际认可:
- FDA批准用于眼部产品(21CFR73.1100)
- 欧盟SCCS安全浓度≤10%(SCCS/1615/20)
- 主要风险点:
- 吸入风险(生产过程中)
- PAHs残留控制
- 金属杂质迁移
适用人群警示
- 适用: 一般人群(非眼周部位)
- 慎用:
- 眼部产品敏感者
-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
- 禁用: 开放性伤口部位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全球市场规模:彩妆着色剂第二大品类(Grand View Research 2023)
- 主要应用:睫毛膏(42%) > 眼线(35%) > 眉部产品(18%)
消费者认知特点
- 正向认知:
- 色彩饱和度(96%消费者首选)
- 持妆效果(88%认可)
- 认知误区:
- "天然竹炭等同工业炭黑" (实际纯度差异显著)
- "具有护肤功效" (缺乏科学依据)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总结
- 核心价值: 无可替代的纯黑色着色剂
- 安全关键: PAHs控制与粒径标准化
- 局限: 无生物活性功能,仅为物理着色
未来发展方向
- 表面功能化: 接枝亲水基团改善分散性
- 形态创新: 中空结构降低密度
- 安全升级: 超临界萃取技术去除PAHs
- 可持续性: 生物质原料碳化路径开发
结论声明: 炭黑作为重要的化妆品着色剂,在严格质量控制下可安全用于彩妆产品,但其应用价值仅限于物理着色功能,不应过度宣称其护肤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