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果树提取物
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II)提取物

中文名:牛油果树提取物
英文名:BUTYROSPERMUM PARKII (SHEA)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II)提取物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BUTYROSPERMUM PARKII (SHEA) EXTRACT
植物来源
提取自非洲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ii,现分类为Vitellaria paradoxa)的坚果。主要分布于西非萨赫勒地区的"牛油果带",包括马里、布基纳法索、加纳等国家。
提取工艺
- 传统方法:坚果煮沸后手工压榨,产生未精炼乳脂
- 工业提取:
- 溶剂萃取(常用己烷/乙醇)获取浓缩活性物
- 超临界CO2萃取保留热敏性成分
- 分馏技术分离特定组分(如三萜烯浓缩物)
- 精炼等级影响:未精炼提取物保留更多色素/气味,精炼品更稳定但活性物可能损失 (来源: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0)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屏障修复 |
|
★★★★☆ (强临床证据) |
经表皮失水率(TEWL)降低32%(0.5-2%浓度) (Dermatitis, 2018) | 0.5-5% |
抗炎舒缓 |
|
★★★☆☆ (体外/动物模型) |
降低UVB诱导的IL-1β达67%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0) | 1-3% |
抗氧化 |
|
★★★☆☆ (体外证据) |
ORAC值≈1600 μmol TE/g (Food Chemistry, 2013) | 0.2-1% |
胶原蛋白促进 |
|
★★☆☆☆ (体外研究) |
胶原合成增加28%(1%处理)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 1-5% |
美白淡斑 |
|
★☆☆☆☆ | 注:主要依赖抗炎作用间接改善,非直接美白剂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含量范围 | 皮肤作用 | 化学性质 |
---|---|---|---|---|
三萜烯类 | α/β-香树素 羽扇豆醇 丁酰鲸鱼醇 |
7-12% | 抗炎/抗氧化主力 | 脂溶性,热敏感 |
甘油三酯 | 硬脂酸酯 油酸酯 棕榈酸酯 |
45-55% | 屏障修复基质 | 熔程32-45℃ |
酚类化合物 | 儿茶素 没食子酸 鞣花酸 |
1-3% | 抗氧化/抗光老化 | 水溶性,易氧化 |
植物甾醇 | β-谷甾醇 豆甾醇 菜油甾醇 |
2-5% | 抗刺激/屏障稳定 | 晶体结构 |
不皂化物 | 萜烯醇 生育酚 多烯烃 |
8-17% | 协同增效 | 决定活性强度 |
关键质量指标:三萜烯总量(≥6%)、不皂化物含量(≥10%)、酸价(≤4mg KOH/g) (参考:ISO 18609:2000标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配方应用类型
- 最佳载体:膏霜/油膏(O/W, W/O)、无水配方
- 适用pH范围:4.0-8.0
- 热稳定性:避免>80℃处理(三萜烯降解)
增效协同组合
- 屏障修复:神经酰胺+胆固醇(模拟生理脂质比例)
- 抗炎舒缓:红没药醇+泛醇(抑制NF-κB通路协同)
- 抗氧化网络:维生素E+阿魏酸(再生氧化还原循环)
- 局限性:高含量(>10%)可能影响防晒剂SPF值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20)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CIR评级:安全(最高浓度25%)(CIR报告2016)
- 致敏率:<0.5%(乳胶过敏者慎用)
- 致粉刺性:0-1(低风险)
- 光毒性:未观察到
适用人群建议
- 最佳适用:干性/敏感性/屏障受损皮肤
- 谨慎使用:重度痤疮(油酸可能促炎)
-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安全(局部用)
注:未精炼提取物含乳胶蛋白,可能引发乳胶-水果交叉过敏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分析
- 高端线应用:抗衰老面霜(35%)、屏障修护产品(28%)
- 大众定位:护手霜(42%)、身体护理(30%)
- 认证溢价:有机认证(ECOCERT)产品溢价30-50%
消费者认知误区
- "天然提取=100%安全":忽视过敏可能性
- "精炼=无效":精炼品仍保留核心活性物
- "可食用=高效吸收":皮肤吸收机制与消化不同
消费者教育重点:三萜烯含量比"有机"标签更能预测功效 (市场调研:Cosmetics & Toiletries, 2021)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总结
- 核心优势:经证实的屏障修复与抗炎能力
- 独特成分:三萜烯组合(无可替代性)
- 局限:水溶性差,高浓度肤感粘腻
未来研究方向
- 纳米载体技术:提高三萜烯透皮率
- 活性组分定向分离:富集丁酰鲸鱼醇抗炎组分
- 合成生物学:酵母发酵生产可持续替代品
- 临床验证:特应性皮炎治疗应用 (当前3项II期临床试验进行中)
结论:作为多功能活性成分,在屏障修复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需标准化活性物含量并警惕过度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