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铝镁
硅酸铝镁
中文名:硅酸铝镁
英文名:MAGNESIUM ALUMINUM SILICATE
别名:蒙脱石、膨润土、皂土
安全性:
1
功效:黏度控制
成分简介
硅酸铝镁是一种天然矿物质成分,广泛应用于护肤和化妆品中。在护肤品中,它主要作为吸附剂和增稠剂,能有效吸收皮肤多余油脂和杂质,帮助控制油光,减少毛孔堵塞,常用于控油乳液、清洁面膜和爽肤水中,以提升清爽感。在化妆品中,它充当悬浮剂和稳定剂,防止颜料和成分沉淀,改善产品质地,使粉底、散粉和眼影更顺滑易推开...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硅酸铝镁 (Magnesium Aluminum Silicat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硅酸铝镁 (Magnesium Aluminum Silicate)
来源与制备
- 天然来源:主要从天然矿物(如蒙脱石、皂石)中提取(来源:矿物学数据库)
- 合成方法:通过硅酸盐与铝、镁盐类的共沉淀反应制备(参考:工业化学合成手册)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吸附控油 | 层状结构带负电荷,通过静电吸附结合皮肤表面正电荷油脂 | 强(体外+临床) | 可吸附相当于自重80%的油脂(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 1-5% |
| 增稠稳定 | 片状结构形成卡屋结构,提升体系粘度 | 强(应用研究) | 与纤维素类增稠剂有协同效应 | 0.2-2% |
| "修复屏障" | 理论推测:可能通过吸附有害物质间接保护屏障 | 弱(仅体外) | 缺乏直接证据证明对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 层状硅酸盐 | 蒙脱石结构单元 | 2:1型层状结构(两层SiO4夹一层AlO6) |
| 阳离子 | Mg2+, Al3+ | 可交换离子影响吸附性能 |
| 表面特性 | 羟基化表面 | pH7时zeta电位约-30mV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控油产品:吸油面膜(3-8%添加量)
- 悬浮体系:与黄原胶协同稳定颗粒
- 膏霜:作为辅助增稠剂(0.5-1.5%)
增效组合
- 纤维素胶:提升触变性
- 聚丙烯酸钠:增强吸附容量
- 锌盐:协同控油效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安全)(参考:CIR 2016年报)
- 皮肤渗透性:>500Da,基本不渗透
- 敏感肌注意:高浓度可能引起干燥
适用配方
- pH适应范围:4-9
- 避免配伍:阳离子表活(可能破坏结构)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天然矿物成分"营销,实际多为精制合成品。消费者对其吸附能力认知度高,但对具体机制了解有限。
7. 总结与展望
硅酸铝镁是经典型物理吸附剂,在控油和增稠领域有不可替代性。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 纳米结构化提升效率
- 与生物活性物的复合载运